-
作者: Rosemary A. Joyce
如何考古,怎樣思考:性別觀點如何撼動考古學性別觀點是為了超越性別,看見人類社會更豐富的可能性 馬雅研究、性別研究專家、歐巴馬任命的文化資產諮詢委員 揭露我們思考的盲點
-
作者: 李君棠
漫畫.圖解「被消失」的藝術史:花朵、毛毛蟲和疼痛也能成為創作主題!23位女藝術家挑戰時代與風格限制,讓藝術的面貌更豐富完整她們擅長觀察花朵、毛毛蟲、家庭生活, 把瘋狂、疼痛、回憶當成創作主題…… 不知道這些女藝術家的故事,別說你讀過藝術史! 一次認識古今23位偉大女藝術家 看見藝術名作不只是神話與英雄
-
作者: 朝井麻由美
獨活女子的守則你覺得一個人出門做事很尷尬嗎?其實,這只是你的內心小劇場。《獨活女子的守則》帶你探索「一個人生活」的各種可能,無論是唱KTV、逛美術館,還是夜晚獨自漫步……教你分析適合自己的獨活類型,提供超過30種樂在其中的秘訣。
-
作者: Christian Jacq
她們的古埃及:從創世女神到末代女法老,古埃及三千年的女性力量古埃及沒有暴政,不存在奴隸制度;法老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長久、最穩定的政權體制,這一切都源自他們重視女性的信仰。 比現代社會更進步——發現尼羅河畔的理想國:西元前三千年的古埃及文明!
-
作者: 이슬아
女大當家一個勇敢且溫柔的日常革命 一個改變自己、家人與世界的女兒故事 且看女大當家領軍,母父做員工,一起迎向幸福吧!
-
作者: JANCEE DUNN
掰了,我的大姨媽~更年期後更愛自己,第二青春期的身心整理殊不知,四十多歲的某天,珍西的身體開始出現奇怪症狀:失眠、神經緊張、夜汗、胸痛、忽多忽少的月經量。 看了好多醫生,做了好多檢查……結果竟是更年期!
-
作者: 謝名恒
箍仔內與外:航空城與她們的故事一部關於桃園航空城計畫的歷史紀錄,更是一部關於女性生命、日常生活、打拼生存的生動寫照。本書訪談16位曾在前空軍桃園基地內部及外圍生活、就業的女性,深入挖掘在航空城計畫範圍中,這些不為人知的無聲貢獻的故事。
-
作者: 許雪姬
查某官个代誌:耄耋女性的人生本書為2015年「臺灣古稀婦女生活史口述訪談計畫」,加上之前2010年「蘇哲夫先生口述訪問計畫」的成果,歷經15年,共收8篇訪問紀錄(六女二男)。書名緣於用臺語進行訪談,故先以母語命名為「查某官个代誌」(Cha-bó͘ koaⁿ ê tāi-chì),「官」是敬稱之意。書名下半部「耄耋女性的人生」為中文,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皆指長壽。再者,婦女研究乃臺灣史的重要議題,資料卻相對缺乏,故口述訪談不僅是受訪者的傳記,亦可成為臺灣婦女研究的重要資料。
-
作者: 黃朱平(朱朱)
與媽祖同行:藝術家朱朱的信仰生活實踐記信仰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命實踐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徒步環島全臺媽祖廟、 手繪媽祖各地駐村策展、發行《臺灣媽祖曆》、請媽祖登嘉明湖及走四國遍路…… 媽祖教我的事無關崇拜,而是慢慢去感受及實踐身為一個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