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許雪姬
查某官个代誌:耄耋女性的人生本書為2015年「臺灣古稀婦女生活史口述訪談計畫」,加上之前2010年「蘇哲夫先生口述訪問計畫」的成果,歷經15年,共收8篇訪問紀錄(六女二男)。書名緣於用臺語進行訪談,故先以母語命名為「查某官个代誌」(Cha-bó͘ koaⁿ ê tāi-chì),「官」是敬稱之意。書名下半部「耄耋女性的人生」為中文,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皆指長壽。再者,婦女研究乃臺灣史的重要議題,資料卻相對缺乏,故口述訪談不僅是受訪者的傳記,亦可成為臺灣婦女研究的重要資料。
-
作者: 黃朱平(朱朱)
與媽祖同行:藝術家朱朱的信仰生活實踐記信仰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命實踐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徒步環島全臺媽祖廟、 手繪媽祖各地駐村策展、發行《臺灣媽祖曆》、請媽祖登嘉明湖及走四國遍路…… 媽祖教我的事無關崇拜,而是慢慢去感受及實踐身為一個人的過程
-
作者:
黑箱日記改編自《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原著作者伊藤詩織親自執導,她選擇以第三人稱記者的身分重新調查這起案件,並將整個過程詳實地記錄成一份完整的報告書,進而拍成紀錄片。
-
作者: Jennifer S. Hirsch, Shamus Khan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性公民權(Sexual Citizenship),意謂著尊重和保護每一個人對自己身體和性生活的自決權以及平等待遇的權利。這是一種基本人權,也是社會責任。
-
作者: Richard V. Reeves
男性廢退:失落、孤僻、漫無目的,生而為「男」我很抱歉?苦苦掙扎的男性困境,我們能怎麼做。作為三個兒子的父親、記者和布魯金斯學會學者,理查.V.李維花了25年,在家裡和工作關注男孩和男人的問題。 本書探討男性面臨的緊迫危機,並提出大膽的解決之道。
-
作者: 法律白話文運動
隱性歧視:用人權實踐平等,消弭藏在生活、文化之下的性別歧視生而為人,我們真的平等嗎? 男女平權不能只是口號,但現實生活該怎麼做? 帶你讀懂《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一本全民都該看的平權讀本 落實平權,從你我做起!
-
作者: Rachel Feltman
性為什麼存在?:那些性事的奇怪冷知識, 比你想像還要獵奇得多以科學、生物學和歷史三面向探討「性」,你會發現所有奇怪都是正常的,所有正常都是奇怪的。歡迎來到神奇的「性」世界。
-
作者: 殷寶寧
走出閨閣:再探陳進之藝術實踐日治時期成就最高、現今討論最多的女性前輩藝術家 電視劇《茶金》仕女服裝、生活場景美術靈感來源 \臺灣藝壇傳奇──陳進/
-
作者: 김지혜
家庭劇本:教育、婚姻、勞動……思辨支配世代的家庭制度與不平等陷阱我們的社會歷經漫長的歲月, 精心設計出一部名為「家庭」的劇本, 它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思考。 巧妙細藏著難以完全察覺與言喻的歧視與嫌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