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許株綺
女戲五篇劇本合集,是作者許株綺青春歲月的淘洗,是「用命所寫」的作品。有些感動、有些感傷、有些又感到美好。這些劇本裡明喻和隱喻的,儼然是她人生的日記了。都是過程。 《女戲》是作者許株綺的第一本劇本集,這些年她不斷在這五篇劇本裡徘徊、不滿意了再改寫重編,和老友們一起通宵達旦地辯證討論,出版定稿了,還是有更多的情境及不同的組合,在另一個時空可以再度上演,這是人生,是多焦的,全靠劇作者的巧手編織。 眼看戲上演了,戲落幕了,她的人生劇本仍進行中,筆有盡而意無窮,面對千變萬化,亦甘亦苦,是劇作舞台工作者所著迷的吧。
-
作者: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愛的進程: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7甫離異的女人回到她的童年老家,從兩代父母親混亂然而彼此深深相繫的回憶得到撫慰。差點意外溺水的孩子令驚嚇的母親感到親子間那危脆的信任。對童年時期某樁意外餘悸猶存的年輕男子,對自己不幸的弟弟始終感到的責任。帶著情人拜訪前妻的男子,對他分居的伴侶顯得意外地親密。在這些與其他篇故事裡,艾莉絲•孟若再次提供了我們這個時代一份敏感又充滿同情的紀事。將你我拉進尋常人生的私密角落,她揭示了更多關於我們自己,我們的選擇,以及我們對愛的體驗。
-
作者: 蔡素芬
鹽田兒女(20週年紀念新版)海風也鹹,日頭也毒的鹹土地上,是土地的故鄉,也是人情的故鄉──鹽田兒女的歡愁瀰漫其間……
-
作者: 李昂
路邊甘蔗眾人啃寫女人、政治與身體的《北港香爐人人插》問世十五年後,李昂推出原計劃要寫的「男人、政治、性」的《路邊甘蔗眾人啃》,用全新的敘述觀點,再次突破禁忌,出入台灣民主運動史,大膽解剖權力與性共生結構,並著墨台灣政壇千奇百怪之現象,向自我挑戰,為當代小說開啟新格局。
-
作者: 葉淳之
冥核這是一本台灣出版市場從未見過,描繪當代社會議題的重量級懸疑小說。以一幅消失的「畫聖」吳道子《地獄變相圖》作為主軸,融合了東方藝術和西方密碼,有丹‧布朗藝術解謎的況味。本書最大特點,就是懸念的誘惑和閱讀的樂趣,作家毛姆(W. S. Maugham)說:「小說是要讓人津津有味閱讀的」、「讀小說不是為求教誨或啟發,是為了高智能的享受。」在翻譯作品當道的台灣書市,不但能與國外作品當庭抗禮、更能展現臺灣創作的實力!
-
作者: 韓良露
文化小露台飲食、旅行、電影、文學、媒體、占星……她的藝文足跡無所不在。她站在小露台上,不放過從我們眼前溜過的美好風景。她是快樂的生活家,更是睿智的生活家。關於「文化」,你一定要聽聽韓良露怎麼說!
-
作者: 韓良露
台北回味那一段飲食體驗與街道時光,是城市身體認同的印記。時空流轉,在味覺的邊境上,記憶如果百味雜陳,卻正是我城台北緩緩現身的一刻。
-
作者: 邱琡雯
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女性出走,可能自主或被迫,也許單飛或結伴,目的是賺錢、逃避或自我追尋。女工、女遊、女性移民等的生命經驗,建構了女性不走不行的真義。
-
作者: 方昱
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九二一大地震一年後,都市女青年方昱,進入鹿谷的清水溝重建工作站,為當地老人打造「老人食堂」,經營「問茶館」、「清水茶館」,一待就是十年。作者寫下這十年來社會工作的回顧,分享了所經歷的田野故事與在其中穿梭的人物風貌;更重要的是,以親身經歷來犀利檢討現今大眾對於「社會工作」的想像,以及「社工」自身對自我認同的再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