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洪郁如
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解纏足、新式教育、高等女學校……,從新女性的誕生,追溯台灣社會近代化的變動過程。
-
作者: 蘿倫‧艾爾金
漫遊女子:大城小傳,踩踏都會空間的女性身姿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倫敦…… 漫步而過的女子啊! 城市的回憶與她們共存,她們的生命衝撞著城市。 踩過抗爭現場,走過咖啡雅座, 艾爾金在街頭尋找自己,也尋覓著前人的足跡。
-
作者: 趙南柱
82年生的金智英你們可以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我卻再也沒辦法繼續忍氣吞聲。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
作者: 趙慧琳、勵馨基金會
暗室裡的光:勵馨走過三十年黑暗過後,盼望與光明終將到來 這些令人痛心的故事、這些暗室裡的女人們,真真切切存在於台灣的角落 翻開紙頁,你將聽見那微弱的呼聲,理解那永難磨滅的痛楚 請與她們並肩同行,成為照亮陰暗的那道光!
-
作者: 阿蘭.瑪戈
解放女性外貌姣好的奧克薩娜是位勇於反抗強權的女孩,也是名藝術家,她決定加入烏克蘭女權團體,與其他女孩們對抗貪腐及父權政治體系,於基輔發動一波波反抗運動。為此她被逼迫離開家鄉,到歐洲找尋她的人生方向。
-
作者: 酒井順子
無子人生十幾年過去了,將人生看得更為透徹的酒井順子終於明白,比起「有沒有結婚」,「有沒有小孩」這個因素,更深深牽動了女人的人生方向。
-
作者: 山本潤
十三歲後,我不再是我:從逃避到挺身,性侵受害者的創傷修復之路一段糾葛三十年的性侵回憶,和再生的紀錄,讓我們正視所有性暴力、性侵害對生命的扼殺。幫助活在性侵陰影下的孩子或人們,一同走上這條告白、陪伴、復原之路……
-
作者: 羅珊.蓋伊
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我不完美、我混亂、我不怕被討厭,我擁抱女性主義標籤這個社會的厭女言論永遠不嫌多,動輒冠以「母豬」攻擊,或是一網打盡指責為「女權自助餐」。而女性主義者歷來更受到許多誤解,如憤怒、嚴肅、仇男、好鬥、不具幽默感等刻板印象,有時也彷彿成為貶抑與羞辱,讓許多女性名人都想避開這個「負面又憤怒」的標籤。
-
作者: 本田りえ、露木肇子、熊谷早智子
婚內冷暴力:不是只有動手才算家暴忍暴力就能解決冷暴力? 不是只有動手才算是家暴, 敷衍、疏遠、敵意、嘲諷,都是妳該拒絕的精神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