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張英進
脫北者,男同志逃往南邊之後,真的就會是幸福人生的開始了嗎?是出於什麼樣的渴望, 足以驅使一個人願意付出失去生命的代價,闖過那道再也無法回頭的關卡?
-
作者: 河合隼雄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近代西方皆以「男性之眼」來衡量事物,日本社會也不例外。因此作者刻意採取「女性之眼」來解讀本書,並引用許多女性榮格分析師的言論,可說是為了要替現代日本人喚回「陰性本能」,找到一條自我實現之路。
-
作者: 賀婉青
三個月亮《三個月亮》寫出三位優質新世代的女性在原生家庭給予的影響下奮發向上的過程。連結了:台灣留學生、新潮不婚的空姐、中國知識分子依親,三位年輕女性到了紐約,過的卻是不敢讓人知道的生活,這是勇氣,還是反骨?女人真的能為自己做主嗎?這不僅是都會女性生活的縮影,也是女人心理的縮影。
-
作者: 顏敏如
我們‧一個女人清朝時的海盜、日治時的藝旦,以及光復前後的女子,在時間洪流中互相交織,成為一個一個的我們。是時代的故事,是女性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
-
作者: 鄭美里、王昭文、劉湘吟、吳玲宜、陳明秀、簡扶育、阮愛惠、賴淑娟、伍維婷、李淑君、陳秀惠
女人屐痕3:臺灣女性文化地重生 百年女史在臺灣以臺灣歷史為經,女性的活動經驗為緯,記錄歷史上具有開拓性、在那個時代無法被抹滅,並且能反映或促進婦女地位的女人事蹟或公共空間。
-
作者: Monica Brown(莫妮卡・布朗)著、John Parra(約翰・巴拉)繪
芙烈達・卡蘿和她的動物們這是傑出的畫家,芙烈達卡蘿的故事,也是她與啟發她一生的動物們的故事。
-
作者: Maria Pawłowska(瑪莉亞・鮑沃芙斯卡)、Jakub Szamałek(雅各・沙曼維克)、Katarzyna Bogucka(卡塔吉娜・波古茲卡) 繪
蝸牛小ㄕㄢ是男生或女生?扭轉刻板印象和偏見,練習「尊重他人」和「自我認同」的一生課題。以真實的生物故事,與孩子談論家庭的意義,並體認到「自信」的力量,更藉此練習「思辨」的過程。「尊重自己的聲音、尊重他人的選擇。」
-
作者: 朴裕河
帝國的慰安婦:殖民統治與記憶政治五十多名倖存的慰安婦阿嬤之中,其實有許多人抱持不同的意見,但這些當事人的意見卻一直鮮為人知。如果真有「不一樣的聲音」,為何我們從來都聽不到呢?
-
作者: 林蔚昀
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女人把自己的房間給了孩子,於是,女人就沒有地方住了,連身體都不是女人的。」這本詩集寫給身為媽媽的女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