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域

台灣國家婦女館

  • :::
  • 網站導覽
  • 聯絡信箱
  • 字級選單
    • 大
    • 中
    • 小
  • 繁中
    • 繁體中文
    • English
本館動態
  • 本館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列表
    • 館內花絮
  • 展覽資訊
    • 主題展覽
    • 館際合作
    • 婦女權益發展史
  • 女路啟航
    • 性別地景
    • 女路走讀
  • 預約服務
    • 場地預約
    • 參訪預約
    • 女路預約
  • 關於本館
    • 本館簡介
    • 設施介紹
    • 交通資訊
  • 婦女中心
    • 中心名錄
    • 培力與成果
    • 業務推展專業工具
    • 特色婦女中心
  • 資源專區
    • 媒材資料
    • 影音專區
    • 國際性別通訊
    • 友站連結

媒材資料

:::
  1. 首頁
  2. 資源專區
  • 作者: 劉育豪

    我有兩個媽媽

    第一本臺灣原創的同志家庭議題繪本,以孩子們最熟悉的校園情景為引子,共讀時可依循故事中孩子們提出的各種疑問,開啟親子之間對於「同婚議題」的討論與對話。

  • 作者: 易星萍

    她不住在竹籬笆

    嫁給安徽男人的浙江女人,從上海「離散」到臺灣客家庄的人生傳記,二戰時代的女力故事,自上海繞過香港,在臺灣客家庄萌生、覺醒與實踐,從千金女文青到沒落戲院老闆娘,再蛻變為紡織廠舍監。

  • 作者: 謝凱特

    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作者在同名篇章中指出,他生命中有許多事物是從母親繼承而來的,如長相、口味,還有血液裡的墨水。母親擔任工廠女工時,起初自覺目不識丁而不敢與人攀談,後來認了字,交到朋友,還和人合資購買文青架上的書,當小姐的時陣就看過張愛玲和三毛,是捧字細讀的文藝少女。在分輯「做小姐」中整理母親在「母親身分之外的」生活瑣事;「做母親」探討是不是真的有母性?「做人」則是繼承那些身而為人不太清晰的事情。

  • 作者: 又仁

    我娘

    我娘/我娘,絕妙的一語雙關,既是性別認同的驕傲與直言不諱,亦是對自己影響至深的母親之抒懷與坦白。

  • 作者: 謝國樑、詹斯敦

    千分之三的意義:兩位聽損兒爸爸一起攜手走過的成長路程

    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安排,兩位聽損兒爸爸謝國樑、詹斯敦的相遇絕對不是偶然,而是上天巧妙的設計,這段際遇背後也有其非凡的意義。

  • 作者: 洪郁如、游鑑明、陳昭如、張曉旻、張淑卿、李玉珍

    台灣史論叢:女性篇-性別與權力

    本書希望呈現給讀者的,是台灣歷史上的性別政治,「女性篇」不擬為既有歷史填空,而是試圖透過女性主體,從「性別與權力」的關係來思考台灣史

  • 作者: 張瑋軒

    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女人迷》創辦人張瑋軒,誠實面對心路歷程之作

    DARE TO BE DIFFERENT 正視你的不同,不違心地活著,你為自己而活,為生活而快樂。

  • 作者: 施舜翔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

    橫跨六〇到九〇年代,重探女性主義理論的發展脈絡,以論戰串起一部歷史,女性主義者為何而爭,為何而戰?

  • 作者: 任依島 著 約拿單 繪

    屋簷下的交會:當社區關懷訪視員走進精神失序者的家

    說起精神病人,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媒體報導的混亂與攻擊行為,認為他們是「不定時炸彈」;在街上看到行為比較特殊的人,不管那個人是自言自語、身體前後搖動,都管他為「有病」。這個「有病」,通常指的就是精神疾病,但實際上那個人是不是,不得而知

上一頁
  • 26
  • 27
  • 28
  • 29
  • 30
下一頁
:::
  • Facebook Link
  • Twitter Link
  • Youtube Link
  • Podcast Link

電話: (02) 2356-7000 ・ 傳真: (02) 2356-7838

地址: 10050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5號9樓 ・ 開館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30

主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建議使用螢幕解析度 1920 × 1080 以上瀏覽

©2025 Taiwan Women's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國家婦女館 版權所有 |
隱私權政策

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