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Menino, Menina
男孩?女孩?《男孩?女孩?》是喬安娜.艾斯特拉(Joana Estrela)創作的性別教育繪本,透過細膩語句,每頁插畫,都像一則啟發人心的故事,引領讀者向自己提問,深度自我探索。
-
作者: 홍칼리
紅線 붉은 선:나의 섹슈얼리티 기록「我很清楚,我毫無保留寫下自身經歷的行為,即是抗爭。」 我為了不再退讓而書寫,希望遇見這本書的你,也別向任何人屈服。 關於無人訴說的女性「性」事 不得不將自己鎖進單人牢房裡的每個「我」,所經歷的身體敘事
-
作者: Olga Grebennik
烏克蘭的眼淚:一位母親的戰時日記一顆導彈落在我們家旁邊—— 我只有10分鐘的時間,能丟下我35年的人生。 當戰鬥機在外面轟炸著我們的房子時, 畫圖成了唯一一條通往我內心世界的途徑—— 烏克蘭國民插畫家的真實經歷, 新聞無法傳達的烏俄戰爭現況。
-
作者: Nathalia Holt
打造動畫王國的女王們:從Disney到Pixar、《白雪公主》到《冰雪奇緣》,改變迪士尼、寫下美國動畫電影傳奇的關鍵女力🎬從《白雪公主》到《海洋奇緣》、從《木偶奇遇記》到《冰雪奇緣》── 將近一個世紀以來,迪士尼動畫電影以炫目靈動的聲光作品,為無數觀眾帶來娛樂饗宴。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輝煌成績背後,有一群影響力十足的女性默默撐起這一切。
-
作者: 游鑑明
日本殖民下的她們:展現能力,引領臺灣女性就業的職場女先鋒臺灣女力崛起,閃耀於日治, 從被動隱忍到主動爭取,形成前所未見的社會群體, 職場女先鋒的篳路藍縷,讓女性不再無聲!
-
作者: 柯惠鈴
回到家庭去:婦女職業問題討論集(1933-1945)下冊面對當時的社會氛圍,1930-1940年代的民眾、輿論、記者、女權主義者、方面大員(陳儀),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形塑而成婦女職業問題的討論焦點。
-
作者: 柯惠鈴
回到家庭去:婦女職業問題討論集(1933-1945)上冊面對當時的社會氛圍,1930-1940年代的民眾、輿論、記者、女權主義者、方面大員(陳儀),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形塑而成婦女職業問題的討論焦點。
-
作者: 朱曉玢, 尖椒部落
她的工廠不造夢:十三位深圳女工的打工史手機、相機、箱包、服飾、抱枕……,如果你的生活離不開這些,那麼,她們的故事就與你有關。 她們是這些商品背後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她們從不同地區的鄉鎮來到城市,在不同的崗位上奔走。她們有一個共同的身分:中國女工。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中國農民工總量為28,560萬人,其中女性占34.8%,近9,939萬人。書中的十三位女工,是這數千萬人的縮影。同時,她們也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鮮活的個體。
-
作者: 上野千鶴子
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東大教授寫給女孩與女人的性別入門讀本性別的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 想當全職主婦難道不行嗎? 所謂的「女子力」其實是一種詛咒!? 錯的明明是色狼,為何受害的女性還會被譴責? 女性專用車廂算是一種逆向歧視嗎? 身為女兒就應該負責照護年老的父母? 女性求職路上陷阱一籮筐!? 性別歧視是不是沒有終止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