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歲月 女史跡痕

景點推薦

艋舺歲月 女史跡痕
 
 
簡述
 

萬華區為臺北市歷史的起源地,可分為北(西門町)、中(艋舺)、南(加蚋仔),其中以艋舺的發展最早,因為清代漢人的移入開發,形成淡水河畔的貿易集散地,在發展過程中,女性身影也遍布其中…。

 
「艋舺龍山寺」是漢人移民艋舺後集資興建的廟宇,廟宇通常是聚落與城市發展的重心,為臺灣人主要的精神信仰,而艋舺的龍山寺、青山宮、祖師廟…等,常常也被在地婦女或女性工作者視為心靈上的寄託;除了傳統廟宇外,現在在當地也有基督徒姊妹透過許多的活動連結在地的弱勢婦女,並長期陪伴、培力他們,使婦女提升經濟賦權和社會參與。

 
華西街、大理街、遊廓…等,分別代表女性在不同職業上的發展及女性參與商業活動的開端,女性以其能力漸漸獲取經濟獨立,也慢慢翻轉傳統對女性角色的定位。歷經近300年的繁華洗禮,隨著交通以及都市中心的轉移,風華雖已不再,不過女性的歷史和生活卻也留下斑斑的痕跡。

 

  • 珍珠家園

    珍珠家園

  • 剝皮寮歷史街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

  • 青草巷

    青草巷

景點介紹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龍山寺為漢傳佛教的寺院,泉州人從明朝末年起,大量移民臺灣,遂將安海龍山寺香火一起攜來聚居之地,艋舺龍山寺即為全臺五大龍山寺之一。該寺建於1738年,清道光、咸豐年間,艋舺步入繁榮全盛時期,水上商船來往,陸地人煙稠密,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艋舺龍山寺」是萬華發展的地標,也是漢人移民艋舺集資興建的第一座廟宇,而廟宇的主事者皆為當地有名的郊商及仕紳,也因此幾乎掌握了整個萬華區經濟發展的脈動。
正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另亦供奉註生娘娘、池頭夫人、十二婆者等,主管女性懷孕、生產之事,為當地居民信仰中心。日治時期曾作為學校及臨時辦公處所,甚至於寺內設立「女子授產場」〈女子技藝教授所〉,教育女性裁縫、刺繡、家事、造花等技藝。

  • 艋舺龍山寺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台北寫真帖
  2. 艋舺龍山寺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00號
 

早期臺灣社會重男輕女觀念盛行,社會普遍存在棄女嬰、溺女嬰的陋俗。1866年板橋仕紳林維源出資成立「保嬰局」,收容被丟棄的女嬰,開啟早期慈善事業之發展。1899年臺灣總督府將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等合併為台北仁濟院,院址在育嬰堂原址(今仁濟醫院)。
仁濟院舊址大門前有史蹟文物「淡北育嬰堂碑」,該碑敘述1870年淡水撫民同知陳培桂創設育嬰堂的經過。「淡北育嬰堂碑」專為收容棄嬰、孤兒及貧困人家子女,堂內設有乳婦房,供乳母育嬰。當時並雇用四名奶媽,專門經營育嬰事業,後因申請救濟人數過多,而訂定收容規則,規定收容人數最多以五十名為限。在當時維持育嬰堂運作所需的經費,主要來源為向淡水進出口貿易的船隻抽取部分稅收,以及在臺北城內興建店屋出租收取的租金。

  • 台北仁濟院舊址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梧州街口
 
日治時期遊廓的成立需要公娼管理制度的配合,公娼由地方政府發予執照,並定期接受性病檢查,因此遊廓內設有檢黴所、驅黴院、婦人病院等,為預防與治療性病的公衛、醫療機構,如果公娼患上性病而被醫師認定治療無望,就有可能被撤銷執照。「婦人病院」初期專為公娼施行檢查和治療,後期擴及藝妓、酌婦(陪酒助興但不得從事性交易)和私娼,但自始至終都是以娼妓或藝妓(性工作者)作為性病強制防治對象,而非遊客(性消費者),當時全臺共有8間婦人病院。
  • 婦人病院舊址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大醫學圖書館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華西街
 

華西街一帶因巷道彎曲,像人腹凹狀,俗稱「凹月斗仔」,是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娼寮、酒樓競相開張;日治時期,總督府直接在此設置遊廓(日本官方許可的風化區),二次戰後改名為「寶斗里」,直到2001年廢除公娼,改闢為觀光夜市。
1986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彩虹婦女事工中心發現雛妓問題嚴重,遂成立「彩虹專案」開始救援雛妓的工作。1987年1月為救援雛妓民間團體展開遊行、靜坐,並抗議政府縱容「販賣人口及山地雛妓」,之後政府雖成立「正風專案」,卻未見改善。因此隔年1月團體又再走上街頭,是為「華西街大遊行」。此運動引起社會廣大迴響,大眾自此開始正視婦女權益,可視為台灣婦女運動發展的重要轉捩點。

  • 華西街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53巷27號

艋舺有句俗諺:「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黃阿祿嫂為料館(木材行)商人黃阿祿的妻子,由於先生早逝,她獨自撐起家族事業,打破束縛,在保守的時代率先與洋商往來,用精準眼光切中時勢的發展,不僅成功地維持料館的生意,還兼顧家庭,熱心公益,修建啟天宮,捐地建立黃氏宗祠凝聚族人心力,最後成為艋舺三大富豪之一,可以說是新舊並存時代女性代表。
清道光年間,商船返航時無法前進,經過擲筊請示媽祖,得知鑾駕欲駐留本地,黃阿祿嫂將其舊宅捐出作為媽祖鎮守的宮殿,成為地方公廟,定名為啟天宮,又稱「料館媽祖廟」。

  • 啟天宮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
 

日本對公娼實施「遊廓」制度,為了管理之便,將遊女(即娼妓)集中一地,成為合法的性產業專區—遊廓,隨著日本殖民臺灣,此一管理制度也被引入。臺灣的運作方式是由總督府下轄的地方政府劃設特定區域,准許民間於其內經營貸座敷(出借床位之意,即妓院)並發予執照,性交易僅能由公娼於遊廓內進行,不得與未滿16歲者從事性交易,亦禁絕一切私下或於遊廓外的性交易。
艋舺遊廓內妓樓、藝旦間、料理亭林立,「青雲閣」為當時全臺最大藝樓,戰後成為公娼寮, 1997年廢娼後,近年來修復為藝文展覽空間,也是見證都市庶民生活及地方發展歷史的重要建物。

  • 青雲閣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廣州街口到桂林路口)
 

臺灣早期,福建閩南人離鄉背井、渡過臺灣海峽來此拓墾,面對的是未知陌生且荊棘遍佈的新世界,唯一的精神依賴就是家鄉祖宗與眾神。移民者以家鄉的信仰儀式,購買佛像來將自己心中的神祇具體化,讓龍山寺一旁的西園路一段是全臺灣最有名的佛具街,最盛期曾有近四十家佛具店、上百位專業師傅。
過去佛像雕刻是師徒制,一個雕刻徒弟要成為師傅,至少要跟著師父學習幾年的功夫,學成並有一定財 力後才可能開設佛具店。早期佛具店的經營者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原因在於神像雕刻技藝傳男不傳女,女性即使有興趣也無法進入這一領域。如今因為世代的傳承與佛像的生產不再只由台灣當地雕刻師提供,才漸有女老闆經營佛具店或有女雕刻師。

  • 佛具街
  • 佛具街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24巷
 

艋舺開墾之初流行疾病相當多,但有證照的中醫極少,青草藥店成為民間診療場所,許多古傳偏方隱藏在其中,當時還被稱為「救命街」。過去醫學不發達的年代,只要有病就會求神問卜取藥籤,有些廟甚至會開草藥偏方給信徒抓藥服用,隨著現代醫學發達,宮廟取消藥籤,以及後來健保實施,拿藥籤求處方的情形,已不再出現。
早期婦女們熱衷於天然青草,習慣來抓藥自己回家燉煮,不過隨著近年生活步調加快,不只年輕一輩,老一輩的人也因為用火安全等問題也越來越少接觸藥草,相較以往著重在「治病」上,如今也改為強調保健保養,和放鬆舒壓的功能。

  • 青草巷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
 
青山宮主祀青山王(靈安尊王),在地人的民間信仰,每年青山王的千秋聖誕是當地盛大的遶境祭典,俗稱「艋舺大拜拜」,為臺北市三大廟會(大龍峒大道公出巡、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艋舺青山宮遶境)之一。宮內牆面有塊「龍遊酒家女給一同敬奉」的石雕,日治時期在遊廓上班的女性認為青山王有驅除瘟疫的神力,也能保佑她們身體健康,因此不只經常參拜,還在廟宇重修時捐款贊助,把青山宮當成重要的精神寄託。
 
 
  • 艋舺青山宮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
 

清治時期渡海來臺的福建泉州安溪移民攜來清水祖師香火而建廟,今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臺北三大廟門。
祖師廟在日治時期的教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日治初期被臺灣總督府充做教育場所,以臺灣人為招收對象的國語學校,如: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龍山公學校(今龍山國小)等,便是借用祖師廟開始的。而臺北市立中山女高前身(臺灣總督府國 (日)語學校附屬女學校)亦曾借用此地授課及作宿舍,當時教學內容以技藝、實用類別為主,包括:日語、造花、編織和裁縫,自此開啟臺灣女子教育之先鋒。

  •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31號
 

神明身上穿的衣服,早期都是手工刺繡,但由於傳統技藝沒落,到了現代幾乎都是工廠機器大量車縫。
位於萬華區康定路上南新繡莊,至今仍保有手工刺繡技藝,當家職人吳淑美民國 66 年與先生結婚後,受到公公的嚴格要求和訓練,現成為南新繡莊目前唯一的接班人,並堅守職人的堅持與專業精神,堅持以傳統技法、棉花襯裡,並以手工縫製金線,呈現眾神、龍鳳的立體感,讓祂們躍然於綢布上。每件神明衣也都有差異,是上一代傳下來的智慧,布的顏色和花樣都有一定的規則,常見的龍鳳圖樣,不 一定每尊神明的衣服都可以繡上,還要看他們的神格,不過隨著時代轉變,也開始依客人的需求客製化。

  • 南新繡莊
參考資料
  1. 為神像治金裝 南新繡莊 一針一線思華年(台北畫刊)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168號
 
始於荷蘭籍內地會宣教師Tera(林迪真,又稱阿真)與2位住在萬華的基督徒姊妹,在2005年開始關懷於萬華地區茶室從事性工作之婦女,透過街頭探訪與她們建立友誼,並在2008年正式成立「珍珠家園婦女中心」。透過許多的活動連結茶室工作者、在地的獨居長者、弱勢婦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如同「珍珠」一樣的珍貴與美好。目前協助長期被社會邊緣化的婦女連結資源,陪伴她們找工作、就醫、申請社會福利。
  • 珍珠家園
參考資料
  1. 珍珠家園
  2. 從萬華紅燈區到珍珠家園,中國籍女子林双:「我在這裡沒有罪,睡得著」/《茶室女人心》
  3. 帶領茶室小姐走向生命道路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剝皮寮聚落的歷史相當悠久,經歷了清代、日治和民國三個時代。早期為貿易往來頻繁、商業發達的街區,也是清末時期由艋舺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要道,是臺北市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清代完整街道。
1960年代,臺北市的萬華剝皮寮開始有傳統茶桌仔店出現,「茶桌仔」是古時候可以在亭仔腳(騎樓)喝茶的茶店,很像今日的「茶藝館」。早期萬華火車站是南北運輸集散點,很多勞工卸完貨就會到茶桌仔叫壺茶,休憩一下再上路,或是把要談事情的人約來輪流在茶桌上談完,「茶桌仔」很像傳統社區口的「柑仔店」,扮演著茶友資訊和物件交流的功能。迫遷前以「秀英茶室」與「長壽號茶桌仔店」為代表,為品茶與社交的場所。

  • 剝皮寮歷史街區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35號
 

龍山國小於1919年借用艋舺祖師廟為臨時校舍,設立「艋舺第二公學校」,後改名為「龍山公學校」,並奉令成為「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附屬公學校,該校培育無數學子。
1920 年代,日本的兒童文學風潮大盛,臺灣的公學校教育,也被寄望著塑造健全的日本國民人格,學校中的作文習作,要求學生書寫生活、紀錄感想,寫下自身的見聞與所思所感。艋舺豪族之女黃鳳姿於1935年入學後,受深愛民俗學的教師池田敏雄指導及皇民文學重要推手西川滿之鼓勵而積極寫作,陸續出版《七娘媽生》、《七爺八爺》、《台灣の少女》等作品,是日治時期臺人兒童文學作品出版的第一人,其作品多描寫臺灣民俗與人文風情。

  • 艋舺第二公學校舊址(龍山國小)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
 

「艋舺」在清代為重要的商業中心,曾經是全台最早、最大的成衣批發商圈,六零年代後,許多成衣加工廠由零售轉為大量批發,成衣業成為大理街主要產業。八零年代末,聚集在萬華車站及大理街一帶的成衣批發市集,最多高達2千多家。
艋舺的第一間服飾店,就是現在位於西園路上的「洪勝美服裝行」,來自彰化芳苑的洪蔡閃女士為貼補家用,買工廠剩下布邊,加工成簡單的衣服販售。後來生意愈做愈好,從原先揀布邊來做的「拼接衣」,發展到直接買布來做成衣,帶動艋舺服飾商圈。後來店面經營從零售轉為批發,萬華的成衣加工順勢展開,形成服飾商圈聚落。目前服飾商圈多由女性經營者管理。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75巷27號
 

1923年施乾創建「愛愛寮」(現為臺北市私立愛愛院),收容乞丐、免費提供吃住,教導手工技藝、農事養殖,作為培養他們自給自足的能力。施乾過世後,其妻施照子(本名清水照子)挑起重擔,持續照顧弱勢。
清水照子1910年出生於京都,畢業於京都第二高等女校,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生前從不為了募款而舉辦公關行銷活動,但他卻常把自己的薪水捐出來供院內使用,而儘管清水照子愈趨老邁,但他還是每天帶領著院民禱告,永遠把院內的長者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照子女士將一生全都奉獻給臺灣社會最底層的乞丐與孤苦老人,被譽為是「臺灣乞丐之母」。

  • 愛愛寮舊址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2. 台北市私立愛愛院
📍 現址: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32-10號
 

「廍」這個字,音同「部」;「廍」就是壓榨甘蔗、製作糖的地方。日治時期設立「臺北製糖株式會社」後,此區成為北臺灣唯一的製糖所,周邊居民多依賴糖業為生。甘蔗以壓榨方式製糖,其原料(蔗)採取區域包含台北盆地及林口台地,故於糖廠與原料產地間,興築了總長近42公里的輕便鐵道系統以運輸甘蔗。
從許多數據顯示,臺灣日治時期,以供應糖廍甘蔗需求為主要經濟活動之區域,其婦女「解纏足」比例高於其他地區。雖然1915年總督府已禁止纏足,然而經濟活動與勞力需求實質上提供解纏足強大誘因,因此臺灣糖業的發展亦間接提升女性勞動力需求。

  • 糖廍文化園區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