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錫口松山女力

景點推薦

松山火車站icon 松山國小icon 松山慈祐宮icon 錫口碼頭(彩虹橋)icon 松山長老教會icon御華興 

 

松山女路

 

 

簡述
 

松山區舊稱「錫口」,取自平埔族譯音為「基隆河河流彎曲之處」,1920年日治時期才改名松山並沿用至今。
在這個錫口碼頭中,存在了多少女性的故事與足跡?讓我們來穿越錫口,看見松山女力的過去與現在…

 

  • 慈祐宮

    慈祐宮

  • 錫口碼頭

    錫口碼頭

  • 彩虹橋

    彩虹橋

景點介紹

車站設立於1891年,當時稱為「錫口火車碼頭」,也是台灣最早期的幾個車站之一,後來日本人改名「錫口停車場」。錫口火車碼頭原本位於虎林街旁邊,大約是現址西側100公尺左右,日本人來了以後將錫口附近鐵道截彎取直後設站於現址,1920年隨著地名改為「松山驛」,國民政府時期改為「松山站」。原本車站只有簡易售票處,1940年建立木造站房,1985年改建為跨站式鋼筋水泥站房,隔年竣工啟用。跨站式站房前後站都是兩層樓,外觀相同,前站朝南後站朝北,鐵軌和月台就位於現在的市民大道和新站所在地。
松山國小創立於西元1898年,名為「日本錫口國語傳習所」,同年改為「錫口公學校」,是松山區最早成立的學校。1918年起,陸續分設內湖、南港、西松、永春、興雅、松山初級商職…等分校,1941年改稱為「松山國民學校」。後於1968年配合九年國教政策改稱「臺北市松山區松山國民小學」。
早期錫口河畔有許多荊桐樹,荊桐花是平埔族重要的季節指標,因此每當荊桐花開的時候,代表冬去春來、慶祝新年的時候到了!荊桐開紅花時,就是族人開心跳豐年舞的時候,他們會圍著荊桐唱歌跳舞;現在松山國小校園內就有一棵當地人稱「荊桐奶奶」的百年荊桐樹。
 
★延伸景點【御華興】
傳承百年餅店的現代女力
於松山國小附近的御華興餅店,有著另一個現代女力故事,第三代接班人蘇芳萱董事長除了以女性身分承接下祖父的百年餅店外,更為保留許多當年的傳統糕餅器具及製作方法,傳承傳統禮俗中糕餅文化的重要意義。
  • 松山國小
參考資料
  1. 松山國小
西元1753年建立,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此區發展起源的重要信仰。慈祐宮主要信奉黑面媽祖,1983年正殿失火建築物全部被燒毀後,媽祖及其他神祇坐像卻完好如初,更提升了對慈祐宮的信仰力量;另一鎮殿之寶為宮內石獅,呈現「左雄獅張嘴戲球、右母獅閉嘴育子」之態,也可反思傳統工藝所表現傳統家庭分工樣態下,對比現今社會家事共享、性別分工刻板印象的轉變。

媽祖從未婚姑娘身分轉化為正神,其中較特殊之處為媽祖有所謂的「返外家」(回娘家,信徒對媽祖進香的稱法),因此轉化未婚為已婚,這也是媽祖神性的特殊之處。慈祐宮除了主要供奉媽祖及其他神明外,亦有供俸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是閩南、台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而一般廟所祭奉的註生娘娘配祀的婆姐都為12位、24位或36位,唯獨慈祐宮配祀13位婆姐,多出一位。傳說是紀念錫口產婆杜玉娘,人稱杜母,她生在錫口街,熱心公益幫人接生,從未收取費用,當地居民感念其義行,將她和12婆姐安奉在松山慈祐宮,接受香火祭祀,也成為慈祐宮的特色之一。 

  • 松山慈祐宮
  • 母獅育子
松山區舊稱「錫口」,取自平埔族譯音為「基隆河河流彎曲之處」,1920年日治時期才改名松山並沿用至今。早期,生活於錫口的原住民為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分別有塔悠社、塔麻里社及里族三社聚落於此。
 
基隆河在還沒有截彎取直時,為名符其實的「蛇美人」,河水氾濫時能淹到快二樓這麼高,民國80年起,基隆河段截彎取直工程正式啟動,如今錫口基隆河段兩岸建置完善的河濱自行車道,可以乘風騎往關渡、社子島或是公館。
 
靠近饒河街夜市有個專為行人散步或是騎單車設計的彩虹橋,結構為S型曲線,沿路有各國語言的我愛你標示,橋頭兩旁各有一LOVE的紅色戀愛造景,旁邊還有一整排大大小小的鎖頭,讓情人把向媽祖祈福過的鎖頭鎖於此,以祈求媽祖保祐健康平安、感情順利等意念。
  • 錫口碼頭(彩虹橋)

松山長老教會(舊名:錫口教會)創設於1875 年;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遣來台宣教的偕叡理牧師,即稱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帶領著平埔族信徒來鍚口街與松河路河岸的交接處,設立了在台第十所禮拜堂-鍚口教會

百餘年前,錫口是一個繁榮的口岸;錫口地區對外聯絡全靠水運,往來艋舺、噶瑪蘭、雞籠的貨物必經錫口轉運。從中國福建來台的貨船也可由淡水港上溯基隆河到達松山,舟楫往來不絕,馬偕博士每次由滬尾(現今淡水)往來基隆或宜蘭地區時,必經錫口地區。因此他非常關心此地的人文、生活。

馬偕博士向民眾分發宣教傳單及提供民眾醫療服務。藉此拉近與民眾的距離,而逐漸得到民眾的信賴與接納。1875 年9月2日,馬偕博士即在錫口街,租借民房做為禮拜堂,這就是松山教會的由來。

光緒 10 年(1884 年)爆發戰爭,居民誤以為此戰爭是居住臺灣的洋人聯合法國軍隊攻打臺灣,故將洋人所設立的教會悉數搗毀。戰爭結束後,馬偕博士向清廷駐臺灣的巡撫劉銘傳先生提出嚴厲之抗議,經幾番波折後,才由清廷拿出壹萬兩作為賠償。馬偕博士隨即以這筆賠償款重建了錫口、艋舺、大龍峒、新店等四座教堂。這幾間重建的教堂都具為尖塔造型的建築;錫口教會的尖塔建築,長久以來都被當時的居民,視為錫口街的地標。1930 年教會改建時仍保留此一尖塔,直到1975 年因拓寬饒河街,才不得不拆除而重建成今日的建築。

  • 松山長老教會(錫口教會)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國家圖書館
  2. 照片來源: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3. 參考資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山教會

「塔塔悠」於平埔族原意是指女子髮飾,因平埔族少女出嫁時,會用白色的狗毛和貝殼等編織成髮圈,戴在頭上當做裝飾。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子女從母居,名字採行連母名制,女性長者為家族中的掌權人,握有經濟及決定大權,且家族中由女兒繼承財產和祖先祭祀權;若無女兒就由兒子娶媳婦繼承家業。而以母系為尊的平埔族群社會,成年女性可自由尋找對象,女性找到兩情相悅的心上人後,可以事先告訴長輩後結婚,婚後就成為「牽手」;如果兩人不和離異,就是把手放開的「放手」。是個無論牽手或放手都不用經過長輩同意的自由戀愛模式。但後來在通婚、族群融合的過程中,也因漢化父權體系的影響改變下,漸增追溯原始平埔母族生活痕跡的難度。
現松山區的塔悠路」最初是以撫遠街為路名,在當地里長爭取下,希望保留過去平埔族歷史記憶而爭取到的改名機會,於2000年母親節當天,舉辦里民投票下於隔年正式更名為「塔悠路」,是繼凱達格蘭大道後,台北市第二條以台灣原住民族記憶命名的道路。

更多資訊

女路手冊 - 松山 (PDF)
※松山女路手繪地圖

松山路線地圖

※ 松山女路 Google Map 景點地圖(另開視窗)

 
松山女路地圖
備註:地圖景供參考,導覽景點會視需求及當天狀況進行微調,但導覽老師會於導覽前事先說明當天行進路線或解散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