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識官鄧伃均


「我們的工作很常要跑現場,要做槍枝鑑定、指紋鑑定、毒品初篩,所以槍擊、命案、搶案,都在我們負責範疇之內。」一段話集結許多驚悚的關鍵字,但鄧伃均講起來一派輕鬆,難以想像平時喜歡旅遊、戶外活動的陽光女孩,做的是「刑事鑑識人員」這麼一份有違和感的工作。「比起血腥畫面,我比較不能適應的是氣味,當然有時候出任務看到車禍或墜樓現場,當下還是會很衝擊。」從警大鑑識科學系畢業,入行三年後為了更精進專業技能,留職停薪了一年,飛往英國倫敦學院大學取得應用分析化學的碩士學位。再度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鄧伃均帶著新的所學,用平常心面對,「鑑識這一門專業特別需要用證據說話,不會加入太多個人的主觀推斷,比較辛苦的大概是有時半夜會被叫醒,像是槍擊案、命案那種很抓時效性的。也會因為案型的差異,要面對很多負能量,我都會趁休假時去把它們釋放出來。」
儘管在這份工作中,需要面對到的突發狀況特別多,案件類型有時也充斥人性黑暗面,但鄧伃均相當樂觀,笑說鑑識是一門很吃經驗的職業,看的案件越多,越能知道關鍵證據可能藏在哪,「鑑識官這份工作非常需要膽大心細,我自己無論工作或私下都特別熱衷吸收新知識,專業知識的累積能幫助我們在面對案件時做出更精準的判斷。」雖然工作壓力大,也需要面對高風險的環境,但對鄧伃均而言,一旦因採檢到的證據成為破案的關鍵,會激發她更多的使命感與成就感,「今天能夠破案可能就是因為你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細心,因為採到的跡證,讓一個充滿迷霧的案件終於有了破口,這時我就會慶幸自己的工作是真的能幫助到這個社會。」一切驅動力,來自於始終放在心裡的正義感。
現階段才剛回新竹的工作崗位,問鄧伃均會不會想挑戰更艱鉅的任務?「像新北就是鑑識人員很忙的地方,一天到晚有重大刑案,這種案件因為備受社會矚目,所有辦案人員壓力都會特別大。」要頻繁接觸不同的犯罪類型,問鄧伃均會不會在生活中常犯職業病?她笑答「因為之前很常做槍枝鑑定,若剛好跟朋友去博物館時看到槍,就會忍不住聊起跟槍有關的冷知識,甚至到夜市也特別愛往射氣球的攤位!」儘管工作時面對的世界不一定充滿善意,鄧伃均依然秉持自己的正直良善之心,細膩地面對每一次的抽絲剝繭,才能無所畏懼地往真相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