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要面對性侵害、家庭暴力、跟蹤騷擾等罪犯與案型,許憶萱雖年輕,卻有著比同齡者更穩定周詳的同理心,「性侵案有時候比較難處理在於,未滿十二歲的孩童或有心智障礙的小朋友,他們會不知道怎麼說出口,或是即便年齡比較大一些的,也會因為害怕改變現狀而不敢說出真心話。」在跟受害人溝通上,許憶萱因天生具備容易讓人親近的溫柔氣息,有一套自己與他人建立關係到進行溝通的心法:「我會更站在小孩的立場去思考,盡可能透過引導的方式,慢慢讓他們卸下防備,往往需要耐心等待。」 非科班出身的許憶萱,因家人中有多數都從事刑警業,原本不想入行的她從事過服務業與業務,曾在高中數理補習班擔任班導,因為有這樣的一段職場經驗,她不僅能更深入青少年的心理,也在現在的工作宣導上更為得心應手,「原本不想做警察,從小家人茶餘飯後就是在討論案件,有時候爸爸還會帶傷回家,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危險性很高的職業。」但自己入行後,她才頓悟到父親為什麼如此衝鋒陷陣,「在這一行,我可以在心靈上幫助到他人,從中獲得的滿足感跟成就感,是我很難形容、也因此很愛這份工作的主因。」 但警察終究是很吃體力的工作,有時候面對長時間輪班、日夜顛倒,跟每個女生最困擾的生理期,許憶萱在出任務時不會因為自己是團隊裡唯一的女生,就認為自己需要受到比較體貼的待遇,「這跟身為男生女生沒有關係,別人可以的,我當然也可以。」身為女警,許憶萱也懂得善用自身優勢,發揮以柔克剛的特質,即便有時面對年紀較長或家暴的問題,會被質疑「一個年輕女孩會懂嗎」,但許憶萱總是能以柔軟委婉的方式進行溝通,輔以警察的專業知識給予他人幫助,這樣的人格特質也成為該婦幼隊辦案的秘密武器。 「做自己、相信自己,你能做得遠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多。」裴洛西的這句話,成為許憶萱拿來提醒自己的精神標語,「做女警,除了具備同理心、培養獨立性格、談話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排解自己的壓力跟抗壓能力。」每天都面對許多負面的案件、承接當事人的負能量,許憶萱跟團隊認真看待,但學會處之泰然,將每一個案件當作是修行,「有時候遇到比較難舉證的案件無法進行起訴時,我們也會感到很沮喪,當受害人無法獲得司法的幫助,就更需要灌輸大家保護自己身體的重要性。」心中有正義,但學會溫柔善待每一次迎面而來的惡,是許憶萱溫柔而強大的內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