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傳出最快將於2023年3月向教育部提報停招性別所,引學生與校友注意。北台灣唯一性別所恐關閉,風波也燒進CEDAW會場,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等四民間團體發言聲援,國際審查委員也二度關切。
民團指出,世新大學已有社會發展所被停招,當時教育部只說「我們尊重大學自治」。民團呼籲,若從關心性別平等教育資源的角度出發,教育部應該積極處理!
12月1日立委陳秀寶就此事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如果明年世新大學確定停招(性別所),那麼台灣每年培養的性別研究高階人才就剩不到30人」。她說,「世新性別所歷年招生都滿額,停招不是因為招生不力的問題」。潘部長回應表示,「性平教育是普世價值,對於少數的這些所,會以更大的力量來支持。世新大學研議過程中若有資源困難,教育部會給予協助」。
招生不利假議題 反停招小組:少子化正是性別不平等的惡果
《菱傳媒》整理世新大學的歷年碩班招生人數,性別所近年總報到率分別是111年150%、110年120%、109年71%、108年133%、107年50%、106年100%,高於傳播學院與管理學院的部分科系。立委陳秀寶也指出,「世新性別所歷年招生都滿額,停招不是因為招生不力的問題」。
由學生自發組成的「反停招小組」反應,教育部和學校把「少子化」當藉口,而少子化正是台灣女性在職場權益、育兒環境、家務分工中遭遇不平等、不友善對待的惡果,批校方裁撤性別所的作為,是倒行逆施。
民團聲援 CEDAW國際委員關注
「我聽到某一個學校的性別研究所快要關閉了,請問各位知道這個狀況嗎?要做任何改變嗎」?CEDAW國際審查委員申蕙秀主席(Heisoo SHIN)說,性別和婦女研究所可以協助破除台灣的性別刻板印象,應該要設置越來越多這樣的研究所才是!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身心障礙聯盟等團體也在CEDAW會場聲援,指出性別所對於國家政策的擬定多有貢獻,包含去年行政院委託完成的《性別變更要件法制化及立法建議研究報告》。民團憂心,教育部放任不理,台灣的性別研究和教育資源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