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布統計,近10年房屋稅開徵戶數,由101年的943萬戶,到111年成長至1,149萬戶,其中男性納稅人占55.1%較女性的44.9%,高出10.2個百分點,創下歷年最小差距,女性占比增加。專家分析,一是女性收入和經濟能力提高、二是集中在都會區明顯、三是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有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也是原因。 財政部公布近十年不含非自然人及公同共有所有權人的房屋稅開徵戶數,由101年到至111年呈現逐年成長,從943萬戶增至1,149 萬戶,男性、女性納稅義務人分別為634萬戶、516萬戶,各增加100萬餘,從比例來看,男性占55.1%,較女性的44.9%多出10.2個百分點,差距為歷年最小。 按縣市別觀察,111年房屋稅開徵戶中,雙北的女性納稅人比重高於男性,台北市、新北市分別為51.6%和50.1%,其餘縣市女性均低於5成,基隆市、桃園市各約49%,僅次於雙北,反觀嘉義縣、雲林縣、金門縣及連江等縣市都不到3成,整體而言,都會區女性擁有房產的比重普遍高於農業縣市。 再從年齡層來看,50歲至70歲以上占798萬戶,在總戶數中占比達69.4%,其中在60到69歲的女性占比134萬戶;50至59歲的女性有128萬戶,70歲以上有110萬戶;又近十年男性持有房屋平均每戶開徵面積均高於女性,折算每坪現值之後,女性持有坪數的平均現值卻超過男性,111年為1.25 倍,且全國普遍存在此現象。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從區域來看,雙北的女性納稅人比重高於男性並不意外,根據民政局的人口統計,雙北的女性人口數都高於男性,尤其台北市女性更比男性多出12.7萬的人口;而都會區女性擁有房產的比重高於其他縣市或離島,主要在於女性所得水準和經濟能力提升、就業集中在都會區、傳統觀念改變,使得女性比重提高。 從年齡層來看,陳定中指出,明顯集中在50歲到70歲以上,通常50歲以上的財富成長率逐漸拉高,又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女性平均壽命普遍高於男性,內政部於去年8月公布的「110年簡易生命表」,男性平均壽命77.67歲、女性84.25歲,受到此影響,女性相對持有的房產比例也會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