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新知基金會在28日發布聲明表示,25日新任縣市首長宣誓就任,但統計新任小內閣性別比例後,發現各縣市的小內閣女性皆未達到4成,宜蘭縣、台北市、桃園市更在各縣市中墊底。其中,桃園市從37.25%降至18.75%,降幅達18.5%,落至倒數第3名,是當中唯一開性平倒車的縣市。

婦女新知分析:各縣市新上任女局處首長比例皆不到4成
婦女新知基金會統計新任小內閣性別比例,並比較新舊任變化,發現澎湖縣政府小內閣女性比例為21縣市中最高,達38.89%,高雄市政府與連江縣政府並居第二,女性局處首長皆佔37.5%。
不過,婦女新知基金會也表示,目前為止仍沒有任何一個新就任的地方政府小內閣,起用的女性局處首長佔比超過40%,只有澎湖縣「非常接近」,呼籲各縣市首長應重視女性及多元背景參政人才,女性一級首長比例應達四成。

婦女新知特別點名3縣市:宜蘭墊底僅4.76%、台北16.1%、桃園市降幅最大達18.5%
此外,婦女新知基金會更特別點名宜蘭縣、台北市、桃園市3個縣市整體的小內閣女性比例偏低,仍有改善空間。
首先,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在眾多縣市中墊底的宜蘭縣政府選前女性局處首長僅佔4.76%,在21名局處首長中僅主計處長為女性首長,林姿妙縣長連選連任,選後小內閣未變動,與倒數第2名的台北市政府差距超過10個百分比。
至於倒數第2名的台北市政府,婦女新知基金會則指出,儘管台北市政府是資源最豐厚的首都市政府,但在蔣萬安上任後,小內閣女性比例僅16.1%,與蔣萬安選前曾承諾小內閣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的意見相違悖。
最後,倒數第3名的桃園市政府則是與舊任桃園市府相比退步最多,從37.25%降至18.75%,降幅達18.5%,落至倒數第3名,是所有縣市小內閣中女性比例唯一倒退的,其餘縣市小內閣女性比例多數微幅提升,或維持不變。
除了小內閣女性比例跌幅之外,婦女新知基金會更批評張善政競選時提出「婦幼局」的政見,強調毫無性別意識。
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照顧幼兒、保障幼兒權益為男女雙方、政府與社會的公共責任,該政見是違反了各國政府呼籲父親共同育兒的國際潮流及性別趨勢。同時,婦女新知也指出在更需要推動男人參與照顧的現實下,桃園市府何不成立「父幼局」更符合需求。

對此,《聯合新聞網》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出席活動時就指出,不會純粹從政務官女性比率來看,市府女性從業人員比率並不低,未來在人事升遷過程也會整體考慮,重視女性比率。張善政說,據市府人事處統計,市府員工目前共1萬3692人,其中男性8159人,女性5533人,男女比約6比4。
同時,根據《聯合新聞網》今(29)日報導,張善政也表示,團隊目前含桃園果菜公司董事長,有7位女性首長。未來會充分尊重,並提拔女性員工,其實不只小內閣,市府上下有非常多優秀的女性同仁,在事務官升遷上,會給女性員工充分的發揮及機會。
然而,桃園市議員許家睿就此則指出,桃園市政府與其大費周章成立婦幼局,倒不如勇敢任用女性一級機關首長。
「依現在桃園市府局處滿編的情況下,要新增成立婦幼局就得裁撤或整併既有局處,且保障婦幼權益本來就是社會局的核心業務,但要落實政見總不是請社會局換個招牌這麼簡單。」

婦女新知呼籲落實性別平等,各縣市應以女性局處首長佔比達4成為目標
至於其他縣市的狀況,婦女新知基金會則統計,新北市、屏東縣、嘉義縣及苗栗縣政府,小內閣女性比例皆有達三分之一。台中市盧秀燕市長連任後小內閣女性比例上升最多,自選前17.24%提升至選後27.59%,共增加了3名女性局處首長,但仍未達到三分之一。
因而,婦女新知基金會呼籲主政者積極發掘來自不同身份背景的人才,若已經有數個理想的人選,其能力與資歷不相上下,應優先任用當中女性與多元背景的人才,以女性局處首長佔比達四成為目標。
與此同時,婦女新知基金會也強調應積極起用具有性別意識的參政人才,深化地方治理團隊的性別意識,透過積極政策落實性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