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人口的統計,2022年截至11月份,只有大約12.6萬名新生兒出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觀察各大醫院回報,預估12月新生兒大約有1萬2000,也就是一整年度新生兒的數量,大約只有13萬8千多人,比2021年的15萬7019名新生兒更少,再度創下歷史新低。

元旦寶寶順利出生,媽媽真的好感動,不過負責接生的醫師尹長生卻是感觸良多,去年虎年的影響,加上出生率持續下探,截至去年11月份,僅有大約12萬6千名新生兒出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預估,全年大約僅有13萬8千名寶寶出生,創下台灣戰後最低的一年。
少子化已經是國安危機,台灣的出生率下降幅度比許多國家還要快。婦女新知基金會觀察,台灣大多數育齡女性都有工作,有3歲以下小孩的媽媽,就業率高達7成多,職場媽媽才是現在社會普遍現象,她們呼籲政府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建構友善職場。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認為,「第一個你要必須在制度上,就是支持男性要參與照顧,再來公共托育的比例是要,必須在短期內快速地拉上來。再來就是友善職場的改革,那友善職場改革,我們會其實希望說,政府能夠推動所謂彈性請假的制度。」
目前政府投入不到1%的GDP來建構懷孕生產,以及產後育兒的友善生育環境。覃玉蓉表示,像是以近5年3歲以下送托率大幅成長來看,政府在0到2歲托育政策非常有限,名額僧多粥少,女性在工作育兒間兩頭燒,當然更不願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