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在台灣不僅有民間團體致力抗擊月經貧窮等相關議題,另外也有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讓民眾能夠免費索取生理用品。教育部也將自下學年起,也就是2023年8月開始,在全國各級學校提供免費女性生理用品,讓台灣在消弭月經貧窮的道路上,跨出一大步。 其實早在2016年,立法委員吳思瑤就拿著生理用品走到立法院質詢台上,呼籲政府以及社會正視、維護女性權益,當時吳思瑤提出了「拒絕對女性陰道課稅」的觀念,提議應停止課徵女性生理用品稅收,減少女性月經來潮時的壓力,「讓女性流血可以多一些溫暖、多一點關懷」。 雖然時任財政部長許虞哲回應「這是新的議題」,以稅收來看規模不是很多,未來可以評估,時任行政院長林全也表示支持,並請財政部研議外國做法。但多年下來,「拒絕對女性陰道課稅」這件事情漸漸沉寂,過去也一直沒有明確的中央政策,來抗擊月經貧窮、維護月經平權。 不過近年來,各個縣市政府陸續注意到這項與半數人口有關的社會議題。台南市政府在2021年8月開始推動「登月計畫」,聯手康那香公司、非營利組織小紅帽,免費提供弱勢家庭女性及偏鄉女學生生理用品,並透過月經講座等教育方式,來消除月經的「污名化」。台南市長黃偉哲也坦言,身為一位生理男性,要感受女性朋友生理期的不適並不容易,仍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讓台南市朝向「性別友善城市」邁出一大步。 無獨有偶,繼台南市之後,台北市也在前副市長黃珊珊的推動之下,也於2021年8月展開推動性別平等、倡議月經平權的行動,分別在5所國中的女廁放置「she can」月經盒,讓女同學免費拿取衛生棉。另外自2022年3月7日起,結合「酷課雲系統平台」派券,讓國中女學生每人每月可前往全台萊爾富門市,兌換價值200元的生理用品。 時至今日,目前在台灣,包括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等6縣市,已經部分學校放置免費衛生棉,或有提供生理衛生用品的相關措施,但距離消弭月經貧窮,可說是仍遠遠不足,不僅普及度不足,也未照顧偏鄉與弱勢家庭。 不過在2022年11月3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112年度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時,民進黨立委劉世芳、張廖萬堅、賴品妤、林宜瑾、陳秀寶、范雲、何欣純與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共同進行提案,認爲部分縣市提供免費衛生棉措施,相關單位應更重視月經貧窮議題,要求教育部全面實施。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承諾,教育部將全力支持,後續會努力推動,自下學年起全國各級學校及教育部所屬場館,將提供免費女性生理用品。 教育部的這項決定,可說是讓台灣在抗擊月經貧窮上跨出一大步,台灣民眾大多數也樂見其成。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在183名受訪者當中,約83.6%的人同意這項做法,認為能夠減輕貧困女性的負擔,更能教育並且能讓大眾更加重視月經議題,不會再認為這是難以開口求助的事情。 不過有民眾認為,在政策上路之前,政府應多加思考配套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或是佔據真正有需求者的資源,另外品質上的把關,以及如何配合廣大使用者的需求都是必須考量的重點。 立法委員范雲受訪時提到,自己關心月經議題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這次與多名委員一起針對學校裡的補助提案,希望能透過提供多元生理用品以及加強月經教育,改善月經貧窮、月經污名化問題。 范雲認為月經貧窮這不僅是錢的問題,除了經濟弱勢家庭無法取得足夠生理用品之外,像是監獄裡面的女性取得衛生棉也較為困難,在省著用的狀況下,很可能就會危害到女性健康權。另外也有身障者家庭,為了節省生活開銷,可能不讓身障者出門,減少衛生棉的使用,但這樣就影響了身障者出門的自由權利,認為要透過推動社會救助法、身障者權益保障法等法案修法,才能夠保障中低收入戶和身心障礙者有充足平等使用生理用品的權益。 目前除了部分縣市的學校有提供生理用品之外,台北捷運11月開始,在20個站點試辦免費提供生理用品,民眾可以在詢問處免費索取。另外新北市政府也與不小盟以及凱娜棉條合作,在新北市市民廣場性別友善廁所中設置「見紅就發: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民眾只要透過簡單的登錄掃描QR Code,就能免費獲取衛生棉或衛生棉條和重複使用的永續型布衛生棉。儘管台灣在消弭月經貧窮路上跨出一大步,若沒有搭配月經教育,讓大眾認為月經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就仍可能會有一群在社會角落,不敢說出自己生理需求的「月經貧窮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