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Google 首頁上出現一名頭戴彩虹鮮花、手持攝影機的男孩,而在這名男孩身後則有男男、女女與男女人們的身影,全圖以七彩的 Google 字樣串連。他是在 2007 年推出《玫瑰少年》一片的導演-陳俊志先生,人稱 Mickey、琪姊。 Google 致敬陳俊志:生平簡介 陳俊志導演出生於 1967 年,畢業於建國中學、台大外文系以及紐約市立大學的電影製作研究所,終其一生甚是關注弱勢議題,且致力於性別人權運動與同志運動,生平作品皆與同志議題有關,2018 年,陳俊志導演因心因性休克陳屍於家中浴缸內,享年 51 歲,結束燦爛卻也不簡單的一生。 Google 致敬陳俊志:代表作 陳俊志導演的生平作品多為紀錄片,《不只是喜宴》紀錄了許佑生作家的同志婚禮,該片獲得舊金山國際同志影展等 15 個影展邀約參展。 2000 年 4 月,因為性別氣質遭霸凌的葉永鋕,被發現傷重倒臥在學校廁所血泊中,送醫後不治身亡,陳俊志導演從 2001 年就開始追蹤葉永鋕的新聞事件,花了七年的時間於 2007 年完成「玫瑰少年」這部紀錄片,並讓社會關注到校園霸凌事件,以及「性別平等教育法」等議題。 除了紀錄片,陳俊志導演也花費 5 年寫下《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一書,全書紀錄成長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一本血淋淋的日記。 紀錄片作品 不只是喜宴(1997) 美麗少年(1999)【同志三部曲之一】 玫瑰的戰爭(2002) 幸福備忘錄(2003)【同志三部曲之二】 我的愛滋朋友(2004)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2005)【同志三部曲之三】 酷兒舞臺(2006)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2019) 文字作品 報導文學《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2008) 《臺北爸爸,紐約媽媽》(時報文化,2011) 陳俊志導演ㄧ生致力推動性別平權、關注同志議題,所幸台灣於 2019 年 5 月 17 日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讓台灣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並在 2019 年 5 月 24 日正式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