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俗諺有云「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農曆正月20日是客家人重要節日「天穿日」,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今(17)日在客家文化館舉辦天穿日祭天儀式,循客家傳統「三獻吉禮」,打破傳統男性主導,6名禮生及執事受矚目;局長范姜泰基說,祭典全程安排女性禮生及執事擔任,展現公部門鼓勵女性參與傳統祭典,倡導性別平等,且與10所客語沉浸式教學幼兒園合作推動天穿日活動,讓孩童輕鬆學習客家文化及環保知識,將客語向下札根。

客家天穿日祭天儀式由范姜泰基主祭,循客家傳統三獻吉禮祭典儀式,過去祭典由男性主導擔任禮生、執事,今年打破傳統刻板印象,6名禮生及執事均由女性擔任,並邀請去年客語講古比賽獲獎的瑞原國中女學生邱光翠擔任讀祝生,古禮儀式隆重。

范姜泰基說,天穿日是客家人的重要節日,相傳水神與火神相爭,把天打撞成一個大洞,女媧娘娘為免去人間火苦,煉五色石補天,五色來自道家世界觀裡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5種地球形成的元素,對應顏色分別為白色、綠色、黑色、紅色、黃色,客家人為感念女媧的幫助,每年天穿日會放下手邊工作,「男不耕田、女不織布」,祭拜感念女媧補天恩澤,讓大地休生息,藉此表達客家族群崇敬天地、尊重自然作息的精神,對應現代重視環保、環境永續的意義;在天穿日裡,客家族群也發展出吃「五色粄」的文化。參與活動的女學生邱光翠也說,有機會參加客家人天穿日重要節日活動,覺得很有意義,也希望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另外,台灣燈會在桃園青埔特區開展,迎接今天客家天穿日,市府客家局在燈會燈區設定今天客家日,今天晚上6點至9點30分舉辦客家藝文團體表演,由龍潭愛樂管弦樂團、碧霞鄉土客家民謠劇團、接表表演,展現客家音樂魅力與客庄民俗歌謠,推廣客家在地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