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暴法施行26周年之際,婦女救援基金會調查發現,女性在親密關係中,對於權力控制認知程度高於男性,其中在「性」的權力控制差異更大。但家事案件年年增加,司法人力不足導致通常保護令審理核發平均要50天以上。
《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施行26周年,婦女救援基金會發布親密關係權力控制認知調查」問卷調查統計結果,發現女性受訪者的權力控制認知程度高於男性受訪者,且具有顯著差異,而在性的權力控制性別差異更大。
統計結果發現,尤其在經濟權力控制、經常被忽視或難以說出口的實體性或虛擬性的權力控制認知,女性回答「非常同意」的比例卻遠高於男性。相反地,男性對於權利控制認知「不同意」的平均程度遠高於女性。
婦女救援基金會說明,這凸顯出長久父權文化建構下,形塑出不同性別在親密關係對於權控的認知差異,也可能因此造成各種形式的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不斷發生。
透過實務發現,親密關係中權力控制經常出現以愛為由,合理化控制行為,譬如伴侶發生性行為,男性較會認為這是伴侶之間理所當然的親密行為,但對於女性來說則更看重彼此情緒與情感交流。若無法覺察為權力控制,被害人會自我譴責,或是選擇隱忍的方式面對暴力。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至2023年的家庭暴力事件通報,都以親密關係暴力(含婚姻/離婚/同居)通報件數最多,占比超過4成,在去(2023)年達到48.36%。
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親密關係暴力每年都是家暴類型案件數最多,而近幾年更增加親密關係的數位性暴力案件。要預防或降低親密暴力再發生,減少被施暴者持續權控,保護令聲請與盡速核發相當重要。
依司法院統計,每年保護令聲請、家事案件年年增加,去(2023)年底家事案件未結件數高達28,803件,但審理的法官等相關司法人員卻未同步增加,去年暫時保護令平均終結日數達23.71日,而通常保護令平均終結日數則有50.37日。
婦女救援基金會指出,司法人力不足導致保護令審理核發速度受影響,嚴重影響到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及相關權益,尤其是數位性暴力可能因為核發速度太慢造成被害人陷入數位性暴力循環裡。
婦援會向政府提出3項訴求,包括要宣傳權控認知意識和平權親密關係、補足家事法庭人力以核發保護令以禁止親密關係暴力持續、社會救助法審核標準應考量受暴婦女處境以脫離經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