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審查「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法草案」,多個小黨與民團喊話增設性平教育日、婚姻平權日、國民體育日等假日,藉此彰顯台灣進步價值、促進國民生活品質,希望立法院能夠與社會各界溝通,把更多民間聲音帶到法案審議過程。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上午率領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還有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尊嚴勞動修法聯盟等團體,齊聚在立法院群賢樓外頭舉行記者會,喊話朝野立委增設多個國定假日,並且善盡與社會溝通的責任。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簡至潔指出,國定假日肩負傳承國家價值的功能,過往除了民俗節日之外,還會放入不同身分別、職業別及國家重要歷史事件。台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一天具有高度歷史與象徵意義,建議將其訂為「婚姻平權日」,作為深化同志與多元性別議題關注的節點。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華航空服員許嘉倫則說,自己身為一名女性,希望國定假日能夠有多元價值,例如4月20日增設性別平等教育日、5月24日增設性別平權紀念日,對於促進性別平等、多元性別都有很大的幫助。
台灣綠黨發言人王彥涵認為,「三八婦女節」也應該列為假日,因為該節日的起源便包含縮短女性工時的訴求,而台灣雖然自詡性別平等,事實上男女同工不同酬仍為常態,如果把「家務勞動時數、照顧時數」納入工時計算,不論是未婚已婚、有無小孩,女性平均工時都高於男性。
王彥涵也說,3月第4個星期六的「關燈一小時」節能減碳行動,應該改為「關燈減碳日」,政府並列為國定放假日,以展現淨零碳排的決心。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指出,台灣至今仍有無數孩子、青少年或成年人歷經性別認同掙扎,這也是為何我國需要「性別平等教育日」,大家不要空洞的假日,而是更好的台灣,國定假日不只是休息,也是國家價值的體現,假日必須承載社會意義,而非政治妥協的產物。
王婉諭表示,台灣勞工工時長年高居不下,2023年總工時已達2020小時,2024年更上升至2030小時,位居全球第六、亞洲第二。由於勞工長期過勞,健康與生活品質日漸惡化,立法院審查「國定假日法」草案之際,呼籲政府正視工時問題,透過立法增加國定假日,作為減緩過勞與推動社會多元價值的第一步。
王婉諭呼籲,「國定假日法」不但是減少勞工過勞的重要第一步,更是台灣社會塑造共同價值與文化的難得機會,民間團體倡議的「性別平等教育日」、「婚姻平權日」、「國民體育日」等,這些都是彰顯台灣進步價值、促進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假日,而在立法院的審議過程,也要好好與社會溝通,讓更多民間聲音進入討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