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子女化問題日趨嚴重,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4日指出,他們調查發現,許多女性不生小孩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對象」,他透露,預計將提出新法案,讓單身婦女可做人工受孕。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4日邀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衛福部、教育部、勞動部等官員就「我國少子女化現況及對策計畫成效,暨我國與亞鄰國家留才攬才政策競爭力比較」進行報告並備質詢,多位立委都相當關注政府如何解決少子化問題。
劉鏡清指出,台灣現在結婚率低、生育時間延後,目前政府將針對「想生、但有困難的」提供不孕症相關補助、凍卵等;另外調查也發現,許多女性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是「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對象」,他也在答覆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質詢時透露,預計將提出新法案,讓單身婦女可做人工受孕。他說:『(原音)包括我們強化不孕症解方,如凍卵的可能,包括我們也會有新的法案,就是讓單身婦女可做人工受孕,讓想生的先生。』
劉鏡清也提到,除了找不到匹配的對象外,調查也顯示,民眾擔憂養育小孩跟照顧父母壓力同時存在,所以未來研議結婚可以優先住到社宅以及解放照顧父母壓力等政策邁進。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也詢問,少子化是全球趨勢,但為何西歐的少子化趨勢比較和緩?劉鏡清表示,這與風氣、政策有關,風氣的部分,國內婚生子女占75%,但西歐婚生子女比率較少,他們不見得結婚才生小孩。
劉鏡清指出,目前政府政策是0到6歲國家一起養,補助金額為新台幣7000元至13500元,兩周前內部有在討論是否增加補助,增加的費用可能需要500億至1000億元以上預算,但目前沒有辦法找到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