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撇子女孩》上映首週正好碰上萬聖節、GD演唱會和白晝之夜等大型活動,但票房依然殺出重圍,勇奪新台幣200萬元的佳績。不只如此,網路社群上的好評也如漣漪般擴散,口碑持續發酵。究竟這部一舉入圍9項金馬獎、並代表台灣角逐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作品,有什麼過人之處?它用最貼近生活的場景與最真誠的情感,描繪出母女在夜市中相依為命的故事。在幽默與淚水交織的節奏裡,呈現出女孩在傳統束縛下努力活出自我的堅韌與勇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左撇子女孩》那晶瑩剔透、繽紛又魔幻的世界吧!
看點1:三代女性面對現實的磨練與父權社會下的掙扎
《左撇子女孩》講述單親媽媽淑芬(蔡淑臻 飾)帶著21歲的姐姐宜安(馬士媛 飾)、5歲的妹妹宜靜(葉子綺 飾)兩個女兒,從生活多年的離開鄉下搬到台北居住,母親為了養家餬口,在夜市擺麵攤。有一天,傳統的阿公發現宜靜是左撇子,禁止她使用左手作為慣用手,還告訴她那是「魔鬼手」,宜靜信以為真,以為左手真的是惡魔,開始在夜市偷東西,沒想到一個小女孩的左手秘密遭揭開後,卻意外觸動了家庭埋藏多年的傷痕。
看點2:用手機拍出生活寫實感
《左撇子女孩》為了捕捉夜市最原汁原味的氛圍,採用小編制拍攝方式,在不封街的情況下,直接用iPhone手機實景拍攝。因為現代人習慣用手機拍照,劇組也因此完美偽裝,拍攝過程中還真的有人跑去跟蔡淑臻點麵來吃!
偶爾晃動的鏡頭,不但沒有破壞畫面,反而讓整部片更貼近生活、充滿生命力,彷彿觀眾也跟著角色一起穿梭在夜市裡,感受那份真實與混亂的美感。這種原始、未經修飾的拍攝風格,也讓《左撇子女孩》成功入圍本屆金馬獎的最佳攝影獎。
看點3:金馬入圍9項、代表台灣角逐2026奧斯卡!
《左撇子女孩》今年在坎城影展舉行世界首映後,一鳴驚人,接著陸續征戰了墨爾本、多倫多、釜山、溫哥華、倫敦、東京等國際影展,並在羅馬影展拿下最大獎「最佳影片」,明年也將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在本屆金馬獎,《左撇子女孩》同樣表現亮眼,共入圍9項大獎,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以及兩位最佳女配角。無論是導演、演員還是幕後團隊,都展現了驚人的創作能量,可說是今年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
看點4:導演鄒時擎耗盡20餘年打造
導演鄒時擎與西恩貝克因喜愛同類型的電影結為好友,進而萌生一起創作的念頭。有次她跟西恩貝克分享一段自身經歷:高中時,外公看見她用左手拿菜刀,便喝斥「左手是魔鬼的手,不准用。」鄒時擎驚訝之餘,也納悶外公的反應,這記憶揮之不去,因為「被罵的感覺很羞愧,好像自己做錯什麼。」西恩貝克認為這是很好的故事起源。
2001年,鄒時擎與西恩貝克為了蒐集素材回到台灣,不過領悟到拍這部片要花太多資金,不可能籌到錢,於是暫時擱置案子。2010年回台1個月寫劇本並勘景,在通化街夜市遇到一個媽媽在擺攤做生意的小女孩,夜市就像她的遊樂場,故事的原型就這樣忽然地出現在他們面前。且此時已有先前的作品的背書,找到願意協助募資的法國製作方。終於在2022年,電影正式在台北通化夜市拍攝。
看點5:蔡淑臻飾演單親媽媽-淑芬
模特兒出道的蔡淑臻,近年因《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拿下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這次在《左撇子女孩》飾演淑芬,一個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單親媽媽。蔡淑臻分享在看劇本的時候可說是對角色一見鍾情,因為她比較少接觸社會底層的劇本,淑芬這個角色,也反映出身邊很多女性會面臨的狀況,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原生家庭的影響…等。
在傳統家庭長大的蔡淑臻,很能理解淑芬。她知道,在那樣的教育環境裡,若與人發生衝突,第一步往往是反省自己。因此,淑芬面對女兒時,儘管心中充滿憤怒,卻始終無法狠心責罵,因為她相信女兒會變成這樣,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蔡淑臻以內斂克制的情感,細膩地展現母親的矛盾與堅強,讓觀眾可以感受到她的愛,雖然不轟烈卻很深刻。
看點6:馬士媛飾演個性叛逆的大女兒-宜安
從平面模特兒發跡的馬士媛,過去曾在MV擔任客串角色。不過這次選角是導演鄒時擎在IG上找到她,馬士媛一開始還以為詐騙,反覆確認多次後才相信是真的。她在片中飾演蔡淑臻的大女兒,白天上學、晚上到檳榔攤打工貼補家用,外表冷漠,內心充滿情感且負責任,且渴望證明自己。首次演戲的她就一舉入圍金馬最佳新人獎,被金馬評審點評:「跟母親還有妹妹的對手戲,都展現她這個演員極具天賦的演出。」
擔任本片製片、共同編劇及剪輯的西恩貝克接受訪問時聊到,對於馬士媛的選角相當滿意:「在剪輯她的片段時,真的很愉快,因為她在每個鏡頭都展現極為穩定且充滿張力的表演,且每次詮釋都略有不同。以新人來說,她的表演方法和自信都已經非常成熟,讓人看了覺得很驚豔。」馬士媛雖然是第一次演戲,但她精準掌握角色的逞強、脆弱,再到破繭重生的爆發力,她都詮釋得層次分明。舉手投足間,都能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張力,是位指日可待的新星。
看點7:葉子綺飾演左撇子女孩-宜靜
童星出身的葉子綺,曾在《無神之地不下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人生清理員》以及《舊金山美容院》等多部作品中有著亮眼的表現。《左撇子女孩》是她首度擔綱主演的電影,拍攝時她才6歲。她在片中飾演會替人著想、個性內向的小女兒宜靜,習慣用左手寫字、畫畫,卻在外公家被嚴格禁止使用左手,甚至被灌輸「左手是魔鬼的手」的觀念,象徵著傳統與自我之間的拉扯與壓迫。
導演鄒時擎分享,葉子綺是很認真的演員,都會在家裡背好台詞才到現場。到了正式演出時,除了必要的關鍵台詞,有時也會放手讓葉子綺用自己的語言來詮釋角色,甚至從她自己的角度出發,讓角色更貼近真實。
看點8:告五人打造電影宣傳曲
《左撇子女孩》的電影宣傳曲是由告五人創作的〈將錯就對〉。團員在看過電影後說:「我們想起夜市在人生中佔有的片段,也想起剛開始做樂團的日子,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生存下去,也許現實強迫我們生存、又或者說夢想的支撐讓我們忘卻畏懼。」
看點9:Netflix看見在地性,買下發行權
近年來在地性的作品很容易被國際平台看見,目前Netflix已取得包括美國在內的部分地區發行權,《左撇子女孩》目前美國定檔11/14院線上映,預計11/28日在北美Netflix平台上架。導演鄒時擎表示:「這是非常在地的故事,可是越在地就越國際,只要是非常接近人本的故事,反而可以讓不同文化和國家的觀眾感同身受,我覺得Netflix在《左撇子女孩》這部片看到了這個價值。」該片也將在台灣Netflix上架,但時間尚在洽談中。
編輯短評:
《左撇子女孩》沒有華麗的大場面,也沒有炫目的特效,有的只是最寫實、最貼近生活的在地風景。夜市、馬路、幼兒園、公寓……每一個場景都像是你家附近的街角,用最真誠的方式,細膩刻畫出社會底層的故事。全片節奏輕快不拖泥帶水,在幽默與淚水交織中,描繪出母女相依為命的夜市人生。這不只是她們的故事,更是一面映照出台灣社會的鏡子,在傳統的包袱下,女孩如何努力活出自己要的樣子。喜歡親情、女性議題的人,一定要親自去戲院感受一下那份堅韌的愛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