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擁有28年歷史的高雄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更名為「高雄市性別平等委員會」。這個在「彭婉如事件」隔年成立的單位,從強化女性人身安全出發,進一步推動全市女性在健康、就業、教育、社會福利及政治參與等面向的權益保障。即日起至2026年3月2日,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與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於婦女館女性史料室推出「回首來時路:高雄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1997~2025」回顧展,透過雙軌年表與豐富史料,帶領民眾回顧歷程,也思考城市落實「性別平等」的未竟之志。

 

「回首來時路」展件包括:1998年發表的《高雄市婦女政策白皮書》、多冊《高雄市性別圖像》、二十五淑女墓景觀整建與命名資料、歷屆委員會委員名單與會議紀錄、女性權益相關報導剪輯、多冊女性權益專書、高雄市婦女團體出版物與女性培力營隊成果集。

 

在這些珍貴史料中,可以看見數位時代少見的手寫筆記,也能找到難以在網路上查閱的紙本報導與活動成果集。其中,2011年「南方婦運史」暑期營隊學員曾採訪多位女性權益推動者,包括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幹事助理、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主任的林美瑢,以及長老教會牧師吳慈恩,分別回顧自己關注「女性勞動」與「婦女保護」議題的心路歷程。

 

高雄市性別平等委員會為市府直接設置,旨在規劃性別平等與女性權益政策、推動性別主流化、監督行政單位執行,並提供性別友善政策諮詢與輔導。會中設有社會參與、人身安全、健康維護、教育文化、福利促進、就業安全、環境空間等七個小組;委員會召集人由市長擔任,委員組成包括市府局處首長與民間代表,後者涵蓋專家學者、性別與婦女團體、不利處境身分及青年代表等。

「回首來時路」不僅呈現制度的變動,也見證高雄市在推動性別平等路上的嘗試與努力。歡迎民眾把握展期前往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