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芳
一個來台時完全不會說中文,只上過100小時中文課、一切全都靠自學的印尼女生,如今不只語言聽說流利,甚至還考上台灣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證照,目前正在嘉義縣政府協助移工事務。

來自印尼加里曼丹的陳業芳,是去年移民工文學獎評審推薦獎的得主。決選評審對於她文章中的幽默感與對話的嘲諷性印象深刻。她自承20年沒有寫字,但一投稿就得到大獎,也因此想要寫小說,把自己這些年的故事寫出來。

一個來台時完全不會說中文,只上過100小時中文課、一切全都靠自學的印尼女生,如今不只語言聽說流利,甚至還考上台灣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證照,目前正在嘉義縣政府協助移工事務。《獨立評論@闖天下》第54集就邀請她來與大家分享自己這一路從移工、移民走到如今的心路歷程。

 

當移工可能比當新住民更好
我的得獎作品,講的就是我自己的婚姻。我自己覺得,當移工可能比當新住民更好。

 

移工受到不好的對待,可以打1955,

可以說我不做了、我要離境。

可是婚姻簽的是終身約,不像移工只要忍3年就自由。

 

怎麼解套?我覺得這真的是透過上帝的恩典。聖經裡說,「你要愛你的鄰舍,就像愛你自己。」先生也是你的鄰舍。我問上帝,你跟我開玩笑嗎?我現在這麼討厭我先生,要怎麼愛他?上帝告訴我,你希望人家怎麼對你,就先這樣對對方。我努力試著這樣做,果然慢慢地開始感受到愛,兩人的關係也開始改變。

我那篇得獎的文章中,有一段寫到我和先生去買飲料,店員很溫柔地問我們想要點什麼?我先生就唸我:妳看人家講話多好聽,妳每天這麼兇,像人家這樣溫柔一點不是很好嗎?我晚上就照樣超溫柔撒嬌的問我先生:「老公~你今天要吃什麼晚餐~」他反而嚇一跳,說「妳卡到陰喔!」

其實婚姻的互動模式本來就有很多種,我們的互動或許不是主流標準的夫妻互動,但也充滿樂趣。


只要想學,就沒有任何阻礙
上台領獎時,我是用台語致詞的。不過我是來台灣才接觸到台語。當時我的工作環境中,每個人都用台語,我一開始聽不懂,連老闆交代什麼都不知道,因此決定一定要學會。

我的方法是先注意聽人家怎麼講,然後用羅馬拼音寫下來,連語氣都標記起來,晚上睡前再念一次給自己聽。是真的念出來喔,不是在心裡默念。因為念出來的時候耳朵會再聽到一次,就比較容易記住。碰到不會的,我也馬上問人家這是什麼意思,然後記下來。

台語之外我也能用英文溝通。過去在工地時,曾經用英文幫忙處理外國工程師和工地工人的糾紛。不過我在印尼只有高中畢業,開始接觸英文也是國中的事。我還記得那時才上了一兩堂課,我就很有興趣,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些內容。

高中時有一位老師要我們跟著他念單字,「butterfly」、「sky」……但念到「family」的時候,他念成「familai」,我覺得不對吧?他連自己念錯都不知道,我就開始不信任老師了。我想要補習,但媽媽說家裡沒錢,我於是改向媽媽要錢買了一本字典,自己找外國人對話。我們鄉下有時會有外國人來,來看熱帶雨林,也有教會的傳教士,或者來做生意的。我就找他們練習英文。為了安全,我不太敢找單獨一個人的,找的都是夫妻。就這樣慢慢學會。

 

化解衝突,當外國人與台灣人間的橋樑
我原本來台灣打工、後來跟台灣人結婚,從一個外國人變成新住民,我覺得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選工作比較自由,不再是許可制,不用經過申請,隨時都可以換工作,如果是非自願離職也可以領失業給付。但缺點是我本來有薪水可以領,但當了家庭主婦,收入就歸零。原本一個人很自由,可以做很多事,但一結婚後很多事情都被限制,義務也變多。

我在工地裡一開始是做清潔工,但後來某次碰到外國工程師和我們的工人溝通不良,我就主動過去用英文和台語幫雙方翻譯。隔天工程師就來問我要不要乾脆去當他的翻譯?我就這樣換了工作。

我記得有一次,一個工人身上帶著檳榔,被外國工程師誤以為他違反規定在工地嚼檳榔,因此要被記過。我們那邊記過的方法是在你的通行證打一個洞,如果打三個洞,你就再也不能進工地了。工人當然很生氣,就要跟外國人打架。

我趕快用台語跟他說,「大哥,你想想看你家還有老婆跟小孩捏,你要是給人家打下去吼,可能要被關喔!」他就馬上冷靜了。我再趕快跟外國人說:「你要快點跟人家道歉,不然要是你在台灣被告,對你也不利啊!」他也立刻道歉了。事情就這樣圓滿落幕。


不想嫁給華人,卻被愛沖昏頭
當初來台灣工作時,我其實沒想過自己會跟台灣人結婚。我對華人的一些傳統文化其實不太能接受,像是大男人,我自己是印尼的客家人,爸爸也是大男人主義,所以我從小就不想嫁給華人。那時候很多親戚朋友都嫁到台灣,他們都說妳來結婚就好了啊!幹嘛當移工,那麼辛苦!可是我就是不想。

那後來為什麼又嫁給台灣人?英文有一句話叫做「The power of love」,台語也有一句話叫做「愛到卡慘死」,就是這樣,被愛情沖昏頭了吧!

講起當初為什麼會來台灣工作,其實很好笑。那時網路資訊不發達,我根本不知道台灣是哪裡,一直以為這裡就是中國,以為會講華語的除了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外就是中國。我不知道這裡是國家、不知道台灣人有自己的護照,甚至連台灣是一個島都不知道。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出國打工的,是因為高中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又想要存錢念大學,所以才去國外。我在台灣的餐廳當過服務生,做些洗碗、端菜、殺魚之類的事,後來又在工地做清潔工和翻譯。

結婚之後,外國工程師曾經問我要不要去中國大陸發展?但我先生不想要我離開,因此沒去。中間有一度我找不到工作,又回到工地去當雜工,當了幾個月,一個專案經理說找不到人,要我去做行政助理,所以我又當了行政。懷孕生小孩後我當了7年的家庭主婦,之後又當了7年的移工仲介翻譯,2年前才到縣政府工作。

 

我覺得工作是只要突破一件事情,就很有成就感,

所以之前轉換過各種職業,都沒有覺得有什麼過不去的。


這兩年在政府單位做事,才開始感受到比較大的挑戰。比如我們要辦活動,就要寫標案、寫計畫、做預算,然後要招標,要寫公文,這些都是非常複雜的流程,文書作業也需要用比較特別的文體,對新住民來說真的很難。


移工政策可以做什麼?
現在的移民工政策跟我20年前來台灣時比起來,當然是有進步的。當年身為移工,如果遇到問題,沒有人會來幫你解決,只會把你送回去。但現在移工開始可以轉換雇主,也有1955,打一通電話政府就會受理。我們那時候沒有這麼好。

不過當然還是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我站在雇主的立場,我希望在發現移工虐待老人時,能有許可讓雇主趕快申請新的移工,而不是要等法院漫長的判決。如果從移工的角度來看,我想到的是移工若被資遣,就要面臨重新找工作的困難,若找不到工作,2個月後就得回去。

這2個月他們也不能打工,否則一樣會被遣返。有的廠工才來了幾個月,付了一大筆仲介費,結果沒賺到什麼錢,資遣費也沒多少,還要面臨2個月空窗期沒有收入。我覺得像這種案件,政府應該可以開放給他們臨時的工作證才對。

另外我也覺得政府的媒合政策可以簡單一點,讓移工可以直接找雇主。台灣現在很多產業都在喊缺工,但另一方面也有些移工急著找工作,卻不知道怎麼接觸彼此。再加上我們申請聘雇的程序又比較複雜,這部分就很需要政府幫忙。

 

看見繽紛的多元文化
我現在正在寫的小說,也是跟我的婚姻有關。我希望讀這個故事的人可以看到一些印尼文化,以及新住民會遇到的問題。比如新住民在台灣是相對沒有依靠的,如果跟先生吵架,台灣媳婦可以回娘家,新住民就沒辦法。

我小時候住在加里曼丹,家裡還收養過因為開墾土地而流落到叢林外的紅毛猩猩,牠們真的就像小朋友一樣,會跟你討抱抱、跟在你後面走來走去。我們家是華人、客家人,也是基督徒,這部分跟台灣人對印尼移工的刻板印象可能很不相同。

我以前在職場,大家點餐時都會問我,「業芳你有吃豬肉嗎?」我說有,每個人都很吃驚,他們不知道印尼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穆斯林。我也希望這本小說可以讓台灣人看見不一樣的印尼社會,看到繽紛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