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聲博物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2022年修訂的新版博物館定義,首次將「包容性」(inclusive)與「多樣性」(diversity)明列為博物館的核心價值之一,並強調博物館不僅是教育與愉悅的場域,更是反思與知識共享的空間。這意味著博物館應積極納入過去被忽視的歷史與經驗,讓更多元的群體,特別是女性與性別少數者,能在其中看見自身的生命經驗與文化認同。

在國際間,不僅有以女性為主體的博物館陸續成立,許多博物館與美術館亦開始梳理自身收藏,發掘與性別相關的故事與脈絡,並舉辦展覽、研究與教育活動,推廣並討論性別議題。為促進臺灣與國際博物館界的對話與合作,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2025性別平權與博物館國際線上論壇,以「女聲.博物:穿梭博物館的女性敘事」為主題,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分享在博物館中呈現女性與性別多元敘事的實踐經驗與策略,並與臺灣博物館從業人員、研究者及大眾交流觀點。

本次講座邀請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博物館中的女性」計畫共同主持人Marion Anker 與 Laurien van der Werff,分享博物館如何透過研究、展覽與教育推廣,重新詮釋館藏中的女性形象與性別意涵,探討如何在國家級博物館的框架中推動性別視角轉變。同時邀請女性之聲(Voices of Women Media)共同創辦人Vivian Wenli Lin,介紹如何運用參與式媒體,促進女性社群的自主敘事與多元聲音的展覽,並分享與不同族群合作的案例與經驗。

 

*本次論壇將以中英同步口譯進行
*以Webex進行,會議連結與密碼將寄送至報名者的電子信箱,敬請留意收信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至 museumstudy18@gmail.com
*全程參與者,可登入終身學習時數

 

活動時間

10月3日(五) 14:00 — 16:30 (GMT+8)
*本活動報名截止日為10月2日17:00止

 

活動流程

📍 14:00 — 14:20 開場與國父紀念館經驗分享

📍 14:20 — 15:00 國立荷蘭國家博物館的女性:在國家博物館中重塑性別敘事


女聲博物
 
共同講者|
Marion Anker與Laurien van der Werff 
國立荷蘭國家博物館「博物館中的女性」計畫共同主持人

📍 15:00 — 15:10 回應與討論
回應人|殷寶寧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 15:10 — 15:50 從聲音到影像:參與式媒體作為社群參與方法


女聲博物

講者|Vivian Wenli Lin 女性之聲共同創辦人

📍 15:50 — 16:00 回應與討論
回應人|吳岱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 16:00 — 16:30 綜合討論
主持人|林玟伶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主視覺設計|鄭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