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上線,針對醫師、藥師等醫事人員,若涉及性侵等違反性平的事件、並經判決確定後,民眾可以查詢到相關資料。但目前只查得到112年「性平三法」修正後的資訊,醫改會認為應設立公平揭露機制,因為過去就發生過尚未判決確定,卻有醫師繼續下手的案例。

來到衛福部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選擇醫師查詢出現6筆資料,其中新北市執業的麻醉科醫師,趁機猥褻病患,遭判刑有期徒刑1年2個月,也有婦產科醫師性侵病患遭判3年徒刑。現在違反性平的醫師資訊可上網查詢,擔心遇到性騷慣犯醫師的民眾會去查嗎?

民眾陳小姐說道,「就是會想了解一下,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然後去求證看有沒有這件事情。如果這個醫生被判刑確定,應該會降低去就醫意願。」

民眾蔡小姐則表示,「應該不會去查,如果要內診的話,還是會想要找女醫師。」

不只醫師,醫檢、物理治療等醫事人員,若涉及性侵等違反性平事件,只查得到「性平三法」修正後資訊,揭露不足。

經判決確定後,民眾可透過平台查詢,目前先連結112年「性平三法」修法後的相關案件,但台灣醫改會認為揭露程度遠遠不足。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這樣子揭露的標準遠遠不足,尤其過去曾經發生過狼醫遭懲戒後,更名轉往他處執業這樣的一個案例,而現在的系統其實看不到懲戒紀錄,加上更名的醫師也沒辦法提供足夠辨明身分的資訊來供查詢。」

目前系統可查詢到7名醫事人員資料,下午出席活動的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這是第1階段,至於修法前的案件,衛福部表示還在與司法院協調中。

邱泰源認為,「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怎麼樣去連結、介接,這個都費盡了很多的用心,我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醫改會呼籲政府,應該將判決書以及懲戒紀錄,作為資訊公開的第一步,也要說明後續公開的進度與時間表;而醫療性暴力往往涉及權勢關係,很難提告,另外訴訟可能耗時多年,應該也要揭露性平調查確定、仍在司法審理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