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婦女基金會花蓮工作站日前舉辦「當性愛被儲存、傳送與起訴:性影像犯罪判決書解析」教育訓練,吸引近50名保護性社工參與,課程中以近日熱議的「南京紅姊」事件為範例,呼籲大眾看見紅姊事件本質為嚴重的影像性暴力,網路社群的戲謔嘲諷,不僅模糊了暴力本質,也忽略了男性被害者處境。


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本次訓練聚焦在性影像修法後的法律實務,針對「刑法」第319之1至319之4條進行解析,透過我國判決案例,協助社工理解性影像犯罪的法律判斷依據與實際操作。


輔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林慈偉指出,人手一機的數位時代,「偷拍不僅是偷拍,更是一種數位強暴」他強調,性影像的「儲存」並非無害,即使未傳給他人,僅僅將未經同意的影像儲存在自己手機中,都可能構成「重製」性影像的違法行為。

以日前引發熱議的「南京紅姊事件」為例,紅姊將偷拍影片上傳至付費平台牟利,受害者人數眾多,事件本質就是一樁嚴重的影像性暴力案件,然而社群輿論多將焦點放在迷因戲謔、外貌嘲諷,甚至衍生對性別與性傾向的刻板嘲弄,這樣的氛圍不僅模糊了暴力本質,也使男性被害者的處境更容易被忽視。


花蓮工作站督導黃浚嘉說,雖然男性也可能成為影像性暴力受害者,但整體而言,女性仍是主要的受害群體,據司法院統計,114年1至5月間,核發「禁止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被害人性影像」保護令案件中,女性占比高達96%,可見在結構性權力關係下,女性仍處於高度風險位置。


他呼籲,面對影像性暴力事件,社會應將焦點放在行為人的權力操弄與侵害行為,而非娛樂化地消費倖存者的創傷經驗。在實務中,多數被害人往往是遭受威脅或影像外流後才被迫面對,陷入極度高壓的「社會性死亡」處境,因此亟需營造傾聽不責備、回應創傷的社會氛圍。


現代婦女基金會說,現代婦女基金會花蓮工作站受花蓮縣政府委託,辦理「以家庭為中心整合性服務方案」已邁入第八年,主要服務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民眾若在親密關係中遭遇暴力對待,包括性影像相關威脅與侵害,可向工作站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