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已不再適用於現代家庭。越來越多的爸爸開始投入育兒,成為全職奶爸,與太太共同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根據統計,2022年申請留職停薪育嬰津貼的男性人數達到2萬5282人,比例從20%增加到27%,顯示育兒已不再是單一性別的責任。

親子館館長觀察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爸爸單獨帶孩子來親子館,不再認為這是媽媽專屬的場所。士林親子館長表示:「大概十幾年前,媽媽會跟我說爸爸不願意進來,覺得來親子館是媽媽待的地方。可是這幾年,那個觀念有在改變了,覺得爸爸陪同來這邊也不會很奇怪。」

為了鼓勵爸爸們共同分擔家務,政府在2021年放寬了留職停薪育嬰津貼的申請,帶動了更多爸爸成為全職奶爸。新手爸爸羅旺哲認為,現在要取得夫妻之間的共識非常重要,因為大多數家庭都是雙薪家庭。他說:「舉例來說,我太太有可能會上早班,那我可能就把工作往後調一點點,讓我下午可以自己來帶小孩,等我太太下班之後就換我來帶。」

羅旺哲強調,在現代社會中,爸爸和媽媽在家庭和職場上都應該是平等的。他表示:「爸爸也可以帶小朋友,而且同樣也可以帶得很好;媽媽也可以工作,同樣在職場上也很有成就。對小朋友來說,你也給她建立這個觀念,今天爸爸可以帶妳,媽媽也可以帶妳,大家都可以帶妳,然後也可以讓妳過得非常開心。」

為了讓育兒更加放心,勞保局提供津貼,夫妻可以依照需求選擇輪流或同時請領,二人合計最多能領到12個月的津貼補助。然而,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吳育仁指出,孩子上學後的接送問題更為關鍵。他建議政府可以鼓勵企業推動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給予職場企業認證,並與托嬰中心和托兒機構合作,以支援員工的育兒需求。

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友善職場環境也是關鍵因素。只有在夫妻都能放心照顧孩子、兼顧工作的情況下,才能有效解決現代人不敢生育的問題,進而緩解少子化的衝擊。畢竟,經濟壓力是現代人不敢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唯有解決眼下的問題,才能讓更多家庭願意迎接新生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