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會(IOC)在其最新的「肖像指南」(Portrayal Guidelines)中鼓勵媒體在描述跨性別運動員時不要使用「生理男性」或「生理女性」稱呼之,並稱其為一種「有問題的語言」。

IOC 第三期「肖像指南」的副標題為「體育的性別平等、公平性及多元代表性」。這是「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利益者所創造,符合 IOC 2021 年至 2024 年間性別平等及包容的目標」,奧林匹克運動的成員們皆被鼓勵採用並根據文化脈絡調整這些準則。

這份文件主要應對基於對性別的偏見與刻板印象的挑戰,並鼓勵大眾使用「sportsperson / athlete」(運動員)、「camera operator」(攝影師)與「partner」(伴侶)取代「sportsman」、「cameraman」及「husband / wife」。內容也建議「女性與男性需要被給予平等的採訪機會,以確保媒體能平衡報導不同性別的運動員」。

一份名為「對跨性別運動員與具性別差異之運動員的公平性、包容性與非歧視性之描述」的附件,建議了一份詞彙表,其中列出數個文字與片語,例如「sex variations」(性別差異)、「transgender」(跨性別)、「non-binary」(非二元)以及「pronouns」(代名詞)。於一項標題為「有問題的語言」區塊中,有一個名為「應避免使用詞彙」清單,裡面包括「born male」(天生男性)、「born female」(天生女性)、「biologically male」(生理男性)、「biologically female」(生理女性)、「genetically male」(遺傳男性)、「genetically female」(遺傳女性)、「male-to-female」(男變女)、「female-to-male」(女變男)等等,稱這些片語「在描述這些跨性別運動員及具性別差異運動員時是非人道且不準確的」。

該文件並補充:「一個人的性別分類,並非由遺傳單獨決定,一個人的生理方面,可能會因他們去尋求性別確認的醫療協助而產生改變」。接著才會列出如「跨性別女孩 / 男孩、跨性別女性 / 男性、跨性別人類」等選項。

「強調一個人的實際性別總是更好的,比起根據他們寫在出生證明上的性別而潛在性地質疑他們的認同。」這份指南繼續描述道。「如果有清楚的理由引用一個人出生時被指定之性別,使用的詞彙應為:『assigned female at birth / designated female at birth(出生時被指定為女性)』或是『assigned male at birth / designated male at birth(出生時被指定為男性)』」。

於標題為「應避免使用的詞彙補充」區塊,列出了「身分認同(identifies as)」,並詳細描述:「性別認同就如同適用於任何人一般適用於跨性別者。如果需被特別說明的話,只需表示『Alexia 是一名跨性別女性』即可。」內容並表示「跨性別(transgender)」這個詞應作為形容詞而非名詞。

這份附件是與 GLAAD,前身為同性戀者反詆毀聯盟(Gay and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一同撰寫,引來了反對跨性別女性參與女子組運動競賽的黨派的批評。網球名將 Martina Navratilova,她的職業生涯中被媒體以其同性伴侶關係進行攻擊,在其社群媒體上發表了看法:「IOC 被徹底綁架了。這是對女性《1984》版本的戰爭。完全被抹消了。」。

舉重選手 Laurel Hubbard 是第一位公開參加 2020 東京奧運的跨性別女性選手。這位紐西蘭籍選手出生時被指定為男性,直至 2001 年為止,皆參與男子組的賽事。她在 11 年後更改了性別,且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並於 2017 年三月其 39 歲時以女性身分第一次參與國際賽。

最著名的具有性別發展差異的運動員 Caster Semenya,則呼籲 IOC 及各國際總會針對這些運動們的參賽資格頒布新的標準。

美國游泳選手 Lia Thomas過去在男子 500 碼自由式項目中排名第 65 位,但在轉換性別後贏得 NCAA 女子組的冠軍,使得世界水上運動總會(World Aquatics)禁止經歷過男性青春期的跨性別女性參加女子組賽事。Thomas 今年一月已向國際運動仲裁法庭提出上訴,試圖推翻這項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