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在疫情停課期間,首度舉辦「女性科學家線上參訪實驗室」,活動安排女高中生線上參訪中山物理、化學、光電工程及海洋科學等4大科系的實驗室,吸引35所高中、400名女學生參加,期待激發她們學習科學的自信與熱忱,讓台灣女科技人才越來越多。 科技部「女性科技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表示,台灣從事科學相關職業的女性僅30%,主因是社會普遍存在著「科學是陽剛的學門」的刻板印象。為打破女學生對科學的性別刻板印象,將「女性科學家參訪實驗室」,由實體轉為線上;從報名踴躍情形,高中女生們對探求科學知識充滿熱情。 活動由中山大學物理、化學、光電工程及海洋科學等4個科系的女性研究生,以網路直播方式,線上帶領女高中生參訪4間實驗室,包括:奈米元件與薄膜電晶體顯示器實驗室、毒藥物暨生醫快篩科技研究中心、液晶光電實驗室及水生生態毒物實驗室。 女高中生們在女性研究生和女性教授解講下,除對科學儀器設備及專業學科知識有進一步認識,更將解說者視為學習典範,期許自己未來在科技界闖出一片天。
新聞全文:https://reurl.cc/0jQY66(另開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