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機師陳蓓蓓


見證兩岸首航、機師罷工,陳蓓蓓:我只是空中擺渡人
6月18日下午4點,一架載運24萬劑莫德納疫苗的華航貨機,緩緩降落在桃園機場507機坪。
對疫苗短缺的台灣而言,這無疑是場及時雨,媒體鎂光燈閃個不停,地勤人員卸下溫控貨櫃、海關跟檢疫人員在機旁驗收、警方戒備下專車直送到冷藏中心。
媒體陣仗散去後,機組人員才陸續下機,執飛這趟的,是華航機師陳蓓蓓。
「當然有點開心跟榮耀,但我只是個空中擺渡人。」她的口氣平淡:「無論載的是總統、是明星、是一般人或重刑犯、還是疫苗,我都要把他們安全送達。」

她是華航第一批女機師
她在機師界寫下許多歷史:華航第一批女機師、2003年台北飛上海包機首航的正機師、也是2019年台灣首度機師罷工的核心人物,今年是她飛行的第30年。
飛行的第30年,卻也是最苦悶的1年。過去12個月以來,她執勤航班達171次、飛行時數776小時,再加上無數移防、隔離、自主健康管理……。她苦笑:「去年我能出門見到陽光的自由時間,只有24小時。」
陳蓓蓓駕駛的是747︱400機型,因為載客量大,被稱為「空中女王」,今年已從客機退役,轉為貨機。受疫情影響,客機班次大減,但貨機不減反增。

她往返檢疫與飛行迴圈,忍痛看獵巫迫使同事退職
「我不是在檢疫,就是在飛行,不然就是在往這兩者的路上。」許多第一線機組員如此形容過去這1年,但令他們嘆息的不只如此,今年台灣爆發本土疫情以來,許多人直指「機師是防疫破口」,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的臉書粉絲頁下方留言罵聲一片。
機師為黝暗疫情引進疫苗微光,卻因為社會集體獵巫,他們見不到隧道出口。前一陣子有位女機師因為女兒就讀學校要求,除非跟機師母親分居,否則拒絕女兒到學校上課;全面停課後,連丈夫的工作場所也這樣要求,女機師只好申請退職。
「她是個很優秀的飛行員,但環境總會在艱難時刻,逼妳在家庭跟工作2選1。」身為華航第一批女機師,說起兼顧家庭與工作的為難,陳蓓蓓特別心折。1988年她開始擔任華航空服員,3年後華航招考女性機師,她便去報考。
因為從小父母離異,她與弟弟跟著母親四處打工,從來不怕動手做。「我跟兩個同事租房子住,包括換燈泡、換保險絲、裝電話、修水管等等都是我負責,不覺得有什麼事是非男生不可的。」但是母親卻反對:「女孩子長大找個好人嫁嫁就好,開什麼飛機!」
就連同性也不挺她。她曾在整備完畢後,走出駕駛艙裝水,女空服員焦急趕她回艙:「妳趕快回去,不要讓旅客看到妳是女生。」也曾在起飛後廣播完,旅客叫空服員去質問:「機長是女生?她會開飛機嗎?」
「我唯一的證明,就是『把事情做好』。」30年前,全華航只有7個女機師,她們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未來女性有沒有機會加入這一行。所幸她們的能力獲得肯定,2003年台北飛上海的台商包機首航,就是由當時已累積6千餘小時飛行時數的陳蓓蓓執飛。

或許人生終究是飛行,駕駛艙裡看到的天色變幻莫測,雷電交加、雲靄沉沉或是滿天星斗,都不會轉移空中擺渡人的注意力。對飛了接近2萬小時的陳蓓蓓而言,對乘客、貨物、工會成員,無論是誰,她只想要安全的把他們載回家。

 

文章全文:https://reurl.cc/pga91Z(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