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回顧一百年來臺灣婦女權益發展史,從清領、日治時期到現今的民主社會時代,臺灣婦女權益發展歷經多個重要的里程碑。本歷史長軸,整理百年臺灣女性權益之重要政府作為與立法軌跡,記錄婦女組織發展與運動歷程,見證臺灣女人的精彩100。
1884年:全台女子首學「淡水女學堂」落成,開始轉變台灣女孩的命運,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迷思。 1887年:臺南「新樓女學校」創校,為臺灣百年女學校「長榮女中」前身,是南臺灣第一所現代西式女學校。入學首要條件是「解除纏足」,將戒纏足與興女學結合,在清末臺灣社會有重要意義。 1925年:臺灣第一個本土獨立婦女組織「彰化婦女共勵會」誕生,散播婦女解放意識的種子。隔年(1926),「諸羅婦女協進會」於嘉義成立,展開性別文化論述。 1935年:國民政府發起新生活運動,成立「婦女指導委員會」,由蔣宋美玲女士擔任指導長,從事救濟、救護、兒童保育、戰地服務及生產工作,對抗戰做了最偉大貢獻。 1946年:臺灣省婦女會成立,是戰後台灣第一個合法成立的省籍婦女團體,積極提出廢娼及解放婦女的主張,並實際從事保護養女工作。1951年,臺灣省政府及蔣宋美齡女士與婦女團體發起保護養女運動後,成立「臺灣省保護養女運動委員會」,輔導養女制度合法發展,致力改善養女的部平等處境,養女會成立呼應女權發展潮流。1956年制定「臺灣省線型養女習俗改善辦法」(婦女團體與警察機關法律上的地位,得已介入處理有關養女問題)。 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憲法中明文規定「性別平等」的原則,展現我國婦女運動首次與國際接軌之成果。 1950年:蔣宋美齡女士創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提供官兵家屬照顧服務,為促進國際連結,退出聯合國後陸續於海外成立22個分支機構,協助資源連結。 1976年:呂秀蓮女士等成立亞洲第一個結合婦運與出版業的「拓荒者出版社」,鼓吹新女性主義。 1982年:「婦女新知(Awakening)雜誌社」成立,倡億兩性平權、喚醒女性自覺,接續70年代的婦運。 1985年: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成立,為國內第一個大學婦女研究室。1990年出版《婦女與兩性學刊》,為亞洲第一分性別研究學刊。 1987年:婦女新知雜誌社改組為婦女新知基金會,為臺灣戰後第一個標舉女性主義的婦女團體。其後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基金會、晚晴協會、主婦聯盟等,以不同議題為訴求的婦運團體陸續成立。 1989年:現代婦女基金會成立國內第一個「強暴危機處理中心」,展開婦女人身安權法案之立法運動。 1990年:婦女新知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民法親屬編修政委員會」組成,展開後續為期20年的修法運動。 1992年:外交部主導成立跨部會之臺籍慰安婦專案小組,婦女救援基金會展開慰安婦生活及醫療照顧、對日訴訟賠償及史實紀錄等工作。 1997年:「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成立,正式將婦女運動帶入國家體制。隔年,責成內政部捐助成立「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2000年:呂秀蓮女士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 2005年:行政院婦權會通過「行政院各部會性別主流化實施計畫」,為政府全面推動性別主流化政策之辦理依據。 2007年:總統簽署並頒布「消除對婦女一切其是公約」(CEDAW)加入書,為臺灣主動遵守聯合國之國際婦女人權規範。 2008年:內政部成立臺灣國家婦女館,由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承接。 2010年:行政院組織法修正通過,行政院宣布於2011年於行政院內設立專責性別事務之「行政院性別平等處」。 2011年:於國際婦女節召開首次全國性之「全國婦女國是會議」,由行政院各部會、各縣市地方政府及民間婦女團體參與,共同討論性別平等政策綱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