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

  • 作者 楊寧茵,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 出版年 2024/08/27
  • 出版社 時報出版
  • ISBN 9786263965751
內容介紹


認識臺灣共生社區實踐的第一本書!
從新北市民活動中心、臺南老街、彰化農村,到花東偏鄉;
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社區營造蹲點地方,也有一個人的共生之旅。
看這些人如何打破框架,找到新的突破點,
重新設計自己的社區與生活!

你理想中的社區生活是什麼模樣?

阿公、阿嬤平日能到社區的公共空間共餐、玩桌遊,而不是整天窩在家看電視;小朋友放學了也不怕沒人照顧,他們能在長輩們的陪伴下,寫作業、與同伴玩耍;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則可以安心上班,不怕有突發狀況無法請假處理……

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放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彼此照應,又不互相打擾。

「共生社區」讓每一個人都不再是孤島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臺灣在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即將突破20%。隨著國家人口高齡少子化,勢必面臨照顧人力減少和老人獨戶數攀升的衝擊,社會福利與資源量能不足,這時候更需要社區中自己長出來的「互助」能量。

「共生社區」正是藉由跨年齡、族群的自助、互助、共助和人情味,讓社區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並能貢獻自己所長。就像傳統農村鄰里間彼此認識,不同世代可以共同幸福生活那般,看似平凡的日常,底層是居民互相信賴、扶持所結成的安全網。

11個臺灣在地案例,指引一條可能的未來
本書用十一個熱血感人的在地故事,帶你認識什麼是共生社區。不同的人、文化、環境會造就出不同的社區和共生條件,因此營造共生社區並沒有一個標準的SOP;甚至大部分的人一開始並非有意識地營造共生社區,但他們做了某些很關鍵的事,讓社區長出了共生價值。

共生模式無法直接套用,但共生的經驗可以借鏡與學習,藉由前人的道路,指引出一條可能的未來。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故事中,提出屬於自己的,共生社區想像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