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 作者 雷內.阿爾梅林
  • 出版年 2022/08/09
  • 出版社 時報出版
  • ISBN 9786263357372
內容介紹
開啟兩性生殖議題的新視角
王家瑋婦產科院長/王家瑋博士
 
  身為一個研究生殖醫學不孕症的資深婦產科醫師,當我收到這本書稿時,映入眼簾的是「Guynecology」這個字,從一開始以為是婦科學「Gynecology」的誤字,之後才看出Guynecology原來是自創的研究男性生殖與健康的一門科學,尤其著重於男性與生殖的關係,也因此類比而稱之為「父產科」。不論東西方文化,自古以來男性在生育方面的角色單純就是精蟲提供者,一旦生育方面有了困難,基本上大多歸咎於就是女性的問題,由女性負起絕大部分的責任,可是實情真的是如此嗎? 
 
  夫妻想說什麼,和我們聽到什麼,生殖醫學中的性別議題
 
  女性在孕育生命上擁有特有的經歷,讓生育這件事情,不論是在醫師的觀點、訓練以致於醫學研究等,多圍繞在女性的身上,生殖醫學的訓練路徑也多為婦產科的延伸。但當多數醫師把眼光投注在卵巢功能、女性年齡、卵子品質等議題時,男性生育健康卻在療程中逐漸縮小為只是精子提供者,而無法關注在精子數量品質減低的背後,我們還可以提供些什麼照護和關心。
 
  提供一個小故事讓大家理解男性在生殖醫學療程中的處境,這個案例看似荒謬與無奈,卻是現今男性看不孕症最常發生的場景:
 
  我有精索靜脈曲張,最開始發現時其實是我在走路的時候有一邊的蛋蛋(睪丸)會不時有點抽痛,有時也會在射精前後出現,後來是因為太太堅持要我去做生育檢查,我才走進了一家網路上很有名的泌尿科診所。你知道男生走進泌尿科診所是多尷尬的情境嗎?身邊都是老人家,看著我這個年輕人以為要來做性病檢查,護理師也在大庭廣眾下問我:什麼問題要看醫生?我心理想:如果我有勃起障礙也要在櫃檯跟妳說嗎?覺得很羞恥。我只說了我要精液檢查,根本不敢說我蛋蛋會痛。泌尿科診所裡沒有一個醫師看起來是真的專攻生育的,告知我有精索靜脈曲張後,又請我來找婦產科醫師看一下怎麼讓太太懷孕。我覺得整個就是浪費我的時間。現在療程需要做睪丸切片,我竟然又要回到泌尿科,拜託真的給我一個可以看生育問題的泌尿科醫師。
 
  如本書中所言,醫學這幾百年來的進步,近幾年終於有比較多的人開始正視男性的生殖醫學。男性在生育的過程中絕不只是精子的提供者而已,生育健康也不該跟男性雄風畫上連結,關注自己影響生育健康的因素,改善會影響生育健康的習慣,適時定期執行生殖系統檢查,適時使用冷凍精子保存自己的生殖力都是重要的觀念。
 
  我很高興有這麼一本書,開啟將女性生殖議題轉向探討兩性生殖議題,翻轉學術視角,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研究與醫學各方面開始補足東西方自古以來所欠缺或者忽視的「男性在生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非常值得大家深入去了解與探究。
 
 
  本書的核心目標之一是針對有關男性生殖政治學提出一些尚未被問到的問題並試著勾勒答案的雛形:科學家、臨床醫師、國家、市場如何看待男性生殖?文化常規裡的男子氣概以及大眾對男性身體生殖力的理解,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社會上圍繞性別、種族、階級、性等等的不平等現象如何影響男性的生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