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哈瑪星】高雄港站(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 地區 南部
- 類別 高雄市
🏠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32號
周邊景點:高雄港站、山形屋、三和銀行、愛國婦人會館。
■摘要:
百年前這裡原為高雄港站,是高雄第一個火車站,高雄海陸聯運開始處,也是高雄市剛開始發展的蛋黃區,這裡鐵道古蹟保存完整,百年老火車可復駛。而百年歷史的高雄港站目前已改成舊打狗驛故事館,現今哈瑪星鐵道則轉型為觀光休閒用途,串連駁二特區、高雄港橋等休閒區。
高雄港的興盛繁榮是靠無數的青年男女一起打拼的成果,但在港區、海上船上,以男性為主的工作領域,女性總不易難跨過那條紅線。尤其,船運界有「女人不乾淨」的觀念,不論商船或漁船,女性想上船工作,甚至出人頭地,不像外國那麼容易;。因此,除了女性自我的爭取,教育及法規也多次修正,如1993 年起也開放航海科系招收女生;船隻設備的電腦化,也讓女性克服生理條件的限制,2013 年出現首位女性取得船長資格,目前國內有數百位女性擁有甲級船員證,擔任船長等職務;2017年也出現國內第一位女性領港黃昭玲,也就是俗稱的引水人。
圖文資料彙整:高雄市社會局婦女館、胡靖宇提供,本館摘要整理
--------------------------------------------------------------------------------------------------------------------
■景點介紹:
由高雄港牌樓往港區方向前行,接近到香蕉碼頭右側這一片廣大綠地就是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百年前這裡原為高雄港站,是高雄第一個火車站,高雄海陸聯運開始的地方,也是高雄市剛開始發展的蛋黃區,各大商行、銀行、旅館、飯店、貨運行及公共事業單位都以此為中心,是日本南進政策的重要基地;光復後,高雄港也銳意改變,一度成為全球前十大的貨櫃港,隨著交通運輸任務的卸除,這裡改成鐵道休閒園區。綠地、藍天、海風及濃濃的鐵道文化氣息,適合野餐、運動散步、放風箏、溜小孩,成為高雄市民及海內外旅客到高雄旅遊必訪之地。
這裡鐵道古蹟保存完整,百年老火車可復駛,百年歷史的高雄港站目前已改成舊打狗驛故事館,每周二到周日開放,周一休館,國定假日彈性開放,旅客來此可以看到往昔火車站辦公室運作的樣貌,有許多鐵道文物、設施陳列其中,有興趣者都還可試穿站務員的服裝拍張紀念照;園區東北側有一座天空雲台,可登高俯看整個園區;往東南延伸就是著名的駁二藝術特區,每周都有不同的藝文活動登場,文化藝術氣氛濃厚。如今交通一樣便捷,西子灣捷運站出口就是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回想160多年前,打狗港只是一個潟湖,四周是漁村及曬鹽場;當時,清朝因戰敗簽訂中英天津條約,打狗及淡水被指定為通商口岸,外國勢力介入開設領事館及洋行,打狗開始有了國際貿易。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為在台灣南部發展製糖工業,興建鐵路系統,以便將製糖的大型機械運進來,生產的砂糖運出,最早修了打狗往北到台南、打狗往南到九曲堂的鐵路,並著手建設縱貫鐵道,以建構一個順暢的海陸聯運系統,從此打狗鐵道和港口密切不可分,台灣製糖會社率先在打狗到台南段通車路段的中間點,建立橋仔頭糖廠。
因為運輸需求,打狗港持續進行開挖填砂,原有的火車站空間不敷使用,南移一公里至今天所在的位置,並興建大型調車場、扇形車庫、旅客月台、天橋、站房和儲煤槽等設施,並拉出一條車軌直接通往碼頭,這條沿著海濱的火車路線簡稱「濱線」日文發音為Hamasen,這就是「哈瑪星」地名的由來。
在日治時代,中北部的旅客只要買一張聯運票,就可以從所在地坐到高雄,再直接搭上開往南洋的郵輪。台灣光復後,從高雄港站到13號碼頭的臨港線,有一條「登陸線」是金門服役的軍士官兵搭船往返金門的地點,這碼頭上演過無數與愛的人送別的故事。
高雄港站對高雄市交通更是重要,是最早實現「高雄環線」的交通起點。日據時代,高雄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南進基地」,舊市區很快就發展飽和,所以推出「高雄市區都市改正」計畫,以60萬人規模設計,首先將高雄驛從哈瑪星移到大港,也就是現今的台鐵高雄站,以分散交通流量,火車軌道則沿高雄市外圍繞一圈,類似日本東京「山手線」環狀鐵道的規劃。高雄火車站後站是農業區,前站是商業區,往南是文教及住宅區;更往南在環狀鐵路最外圍的則是南進基地最重要的軍需工業和重工業。光復後,1970年代,台灣推動十大建設,從前鎮車站再拉出一條線「第二臨港線」,沿著高雄港貨櫃中心和中鋼廠區,使貨櫃及散裝貨物迅速運往中北部,對台灣經濟起飛有重大貢獻。
現今哈瑪星鐵道轉型為觀光休閒用途,串連駁二特區、高雄港橋等休閒區,歷年來舉辦無數音樂會、跨年晚會、大型展演、藝文活動。
■女性延伸意涵/生命故事:
高雄港的興盛繁榮是靠無數的青年男女一起打拼的成果,但在港區、海上船上,以男性為主的工作領域,女性總不易難跨過那條紅線。尤其,船運界有「女人不乾淨」的觀念,不論商船或漁船,女人想上船工作,甚至出人頭地,不像外國那麼容易,但現前船隻設備電腦化,女生心細手巧,表現不輸男生,目前國內數百位女性擁有甲級船員證,擔任船長等職務;更有女性通過考試,擔任引水人。
實際上,除了女性努力工作爭取,台灣在教育及法規也因應多次修正,1993 年起開放航海科系招收女生,1998 年有女性船副在貨櫃船工作;2013 年我國出現首位女性取得船長資格;2017年出現國內第一位女性領港黃昭玲,也就是俗稱的引水人。
但引水人並不好當,是個高風險的工作,搭小船出海跳大船,浪潮忽高忽低,在浪大時一不小心就會被夾到,斷手斷腳,甚至落水喪命;黃昭玲在引水人實習第一個月就親眼看到前輩落海身亡,但工作還是要做下去,不論是刮風下雨,寒流來襲,或是過年除夕夜,只要有船進港,引水人都必需出勤。
高雄除有女船長外,還有台灣第一位賞鯨船女船長,是中山大學校友、海下科技研究所助理邱百合,還曾在東沙環礁從事海洋生態研究。
■相關資料連結:
「女人不乾淨」傳言好傷 台灣首位女領港要克服這些事https://video.udn.com/news/737190
台灣首位女船長 32歲 月薪26萬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9000424-260110?chdtv
高雄旅遊網 https://khh.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206
高雄港站歷史https://trm.tw/about/station_history/
《哈瑪星的文化故事》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