綴在北投溫泉路的青春

景點推薦

新北投車站icon 北投公園(限時專送)icon 天狗庵舊址icon 瀧乃湯icon 普濟寺icon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女路

 

 

簡述
 

春夜介北投 是酒意 是回憶
是一蕊花淪落介風塵.是三分酒意中介溫柔…
阮沒醉
阮只是用阮一生的幸福鋪著你的溫泉路
鋪著這條破碎的黃昏路……
【取自-陳明章《再會吧!北投》歌詞】

 

300 多年前,臺北有個「草木不生,地熱如炙」的地方…,因為空氣散發著硫磺味、看起來煙霧瀰漫,如同幻境,而有女巫居住其間的傳說。當時,居住於此的凱達格蘭族人稱此地為「Patauw」(音譯),意思就是「女巫居所」。而300年後,當初這個被稱為女巫居所的區域,搖身成為美麗桃花源—北投。

 

回顧1960年代的北投,「溫柔鄉」是它的別名。經歷過燈火弦歌、繁華一時的長輩曾說,那時在北投,真的可以見識到「臺灣錢淹腳目」的盛況。撐起當時北投的繁榮,除了優質的「溫泉」、助興的「那卡西」、美味的「酒家菜」外,最重要的主角,就是這些在溫柔鄉為溫泉產業獻身的「女人們」,用伊的青春,撐起家庭,也奉獻出北投的繁華,她們的故事縱然辛酸、淒美,卻因渺小,湮滅在細步款款的溫泉路中。又,溫泉鄉的繁榮為何在1980年代戛然而止?北投溫泉路,我們一起來感受「伊」用青春譜寫的生命風華…。

 

  • 新北投車站

    新北投車站

  • 天狗庵舊址

    天狗庵舊址

  •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

景點介紹

新北投車站於1916年建立,啟用時是全台灣唯一的浴場支線鐵路,並為延伸自淡水線的最後一站,「新北投」這個地名由此而生。當時,新北投支線就是為了方便民眾來這邊泡溫泉而鋪設,可見當時溫泉產業的興盛;1988年,臺鐵北淡線因改建捷運而廢線,火車站陸續拆除,新北投車站也難逃此命運,於1988年開出最後一班列車後即被拆除,新北投火車站自此走入歷史,隨後拆遷至彰化臺灣民俗村異地重建保存,爾後又拆遷至原址附近之七星公園二次重建,並於2017年4月1日開放。

「溫柔鄉」曾經是北投的代名詞,在鐵路作為新北投最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有些人是慕著溫泉的名而來;但有更多的人卻是因女服務生的關係而對此留戀。《北投最後一班列車》(1986),便是在講述一位作家與旅館女服務生的戀愛故事。雖然新北投的「溫柔」已隨禁娼與車站的拆遷而走入時代,不過當時溫泉產業的繁榮景況,仍有許多記錄遺留至今,讓我們得以對於那段重要且特殊的故事窺知一二。但從中我們希望探究的是,從女服務生的角色延伸到北投女性投入職場的樣貌,看見其中的辛酸與撐起家庭及產業的貢獻。

  • 新北投車站(昔)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台灣驛站之旅:新北投車站網頁

當時北投的合法女侍應生,因不得在樂戶內執業,必須等旅館服務生打電話至樂戶通知後,前往飯店、旅館進行交易,又當時北投地區的溫泉旅館皆位於蜿蜒的山坡狹小路上,為了便利侍應生往來各個溫泉旅館,摩托車的「限時專送」就成為快速又便捷的交通工具,極盛時期約有二百多台。「限時專送」最初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三輪車及黑轎車;到了1950年代,逐漸轉由機車接送,也因為此區域多山坡地形,車輛需要較大扭力,故多為類似打檔車的車型。

限時專送在當時除了載送女侍應生外,還會幫忙旅館送貨。因當時旅館業開始興盛,其中酒菜食材的重要來源就是來自北投市場,相繼帶動整個舊北投市場的發展,並讓新北投的溫泉產業能順利地運行。實行廢娼後,限時專送也隨著時代的變遷漸漸式微,服務內容也趨向多元,載送學生上下學、家庭主婦買菜或代購物品、食物等。

日本政府佔據之後,對於熱帶的氣候以及衛生不良台灣頗不適應,其中大阪人-平田源吾於1895年因緣際會來到北投泡溫泉療養身體,幸得痊癒,故於1896年在現今北投公園旁創辦「天狗庵溫泉旅館」。
除了開設天狗庵外,平田源吾亦時常舉辦各式文藝活動、參與地方建設,並編輯《北投溫泉誌》,一生與北投的發展緊緊相繫,是北投溫泉產業發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現址僅存原天狗庵的石階梯。
  • 天狗庵舊址
  • 平田源吾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右):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905 年臺大醫院高木友枝臺灣婦人慈善會幹部等人共同組織了「臺灣浴場改良會」,1906 年臺灣婦人慈善會接續總督府陸軍衛戌病院北投療養分院位於北投溪畔的溫泉浴室,規劃建立一個完善的溫泉浴場,入浴費為三仙錢,讓民眾都可以平價享受,獲得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贊成及捐款鉅額支持,也帶起臺北士紳們也爭相出資、捐地、捐贈設備,改良會因此而做得極成功,隨後聘請鐵道部修築設立鐵之湯臨時浴場,開始開放給民眾使用。隔年鐵之湯浴場改建成更完善的公共浴場,正式名稱為「北投公共浴場」,又稱為「慈善浴場」,1913 年改名瀧乃湯。
1950年前後,由第一代經營者林添漢先生標購承接後,將原為露天的瀧湯增建為有屏障之大眾浴場,並續保留最原始的男湯風貌,另外增設了女湯與個人湯,開始對外經營。

 

  • 瀧乃湯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瀧乃湯
  2. 參考資料:臺灣溫泉療養從北投說起

初建於1905年,於1934年重建改名為「鐵真寺」,奉請了溫泉產業的守護神─湯守觀音在此供奉,希望保佑北投的溫泉能世代延續發展。1949年更名為普濟寺,匾額由書法大師于右任所親題。並於1998年列為市定古蹟,為全臺少數保存良好的日式寺院。

湯守觀音自1905年開光至今守護北投一百多年,像慈愛的母親呵護著北投,同時也賜給北投不絕的溫泉文化,但為何稱觀音菩薩為「湯守觀音」?「湯」即溫泉,「湯守觀音」即是溫泉守護觀音,也是臺灣唯一一座溫泉守護神;特別的是,湯守觀音鑲嵌在供桌千手觀音後面的牆壁中,平日不對外開放,僅於每年農曆2月24日當天才開放參拜,普濟寺至今仍維持日式祭拜儀式,先拜殿內觀音菩薩,而後才拜外面的天公祖,與臺灣傳統祭拜方式不同。另外,寺廟外面有一尊左手抱孩童、右手持禪杖的子安地藏,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之一,即希望能保佑這地區的小孩子平安長大,後來也吸引許多信眾來此祈求子嗣。

★現代女力已卸任之第7代管理人楊吳滿女士,守護普濟寺30餘年,協助處理大小寺務並用心維護寺院建築,對成為全臺少數保存良好寺院之名,功不可沒。

  • 普濟寺

前身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於1913年成立時為東亞最大的公共浴場。係為了滿足平民泡湯需求而興建。戰後北投公共浴場因為管理單位不斷更迭而荒廢,1995年北投國小師生發起搶救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並於1998年列為三級古蹟,並由熱心民眾共同推動以「北投溫泉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使用,現為北投最重要的溫泉文物收藏館舍。

當時的北投溫泉浴場以提供男賓泡浴為主,因此男性浴池比起女性大了許多,女性只能在獨立的小浴池洗浴,顯示當年性別地位的極大差距與男女泡湯比例之懸殊。當初也為了讓這些來洗浴的男性家眷能夠有地方休憩,而於對面闢建了北投兒童樂園。
  • 北投溫泉博物館
參考資料
  1.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北投溫泉博物館

更多資訊

女路手冊 - 北投 (PDF)
※北投女路手繪地圖

北投路線地圖

※ 北投女路 Google Map 景點地圖(另開視窗)

北投女路
備註:地圖僅供參考,導覽景點會視需求及當天狀況進行微調,但導覽老師會於導覽前事先說明當天行進路線或解散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