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世代女大學生對性別平等看法有何不同?教育部青年署辦理「大專女學生領導力培訓計畫」至今滿20年,早期學員強調「要擺脫性別枷鎖,男生能做的事,女生也可以」,但現在學員則自信認為「性別已不構成困擾,女生表現常比男生好」,顯示出世代差異。

教育部青年署組長張靜瑩表示,推動「大專女學生領導力培訓計畫」,2003年起藉由營隊方式,協助大專女學生與各領域傑出女性對話,20年來培訓超過5000位女學生,她們陸續走出校園,進入職場,展現出女性領導力。

格若諮詢公司總經理游若庭是早期學員,她2009年參與這項計畫,當時是輔大財經法律系學生,親戚說她「如果未來當不成律師或法官,大概就只能做行政小妹的工作」,當時她感受到性別偏見。而在參與營隊時,一個講師提到「有夢想就努力去實踐,跟性別無關」,這句話影響到她後來人生。

游若庭表示,進入職場後,仍感受到性別差異,她曾擔任一家公司小主管,有一個比她年紀大的男下屬,某些津貼領很多,公司給的理由是「男生要養家,所以給多一點」,這讓她感到不舒服。後來她在工作或創業路上,堅持不以性別來差異看待,而是以績效做為工作表現的依據。

政大公共行政系碩士生何懿玲,是新世代的女大學生,去年及今年均參與培訓營隊,她表示,性別平等已經是非常普遍的觀念,她在學習及成長過程中,未因是女生而被歧視,在營隊中,學員也均以身為女性為榮,且都認為在一些方面女生的表現比男生好。

何懿玲之前在一家公司打工,主管是一個有3個小孩的女性,常聽到別人說「哇,一個女性做到這樣不簡單」。當時她就覺得「這跟女性有什麼關係,如果男性做到這樣就很容易嗎?」而事實上,這位主管的丈夫也很傑出,並分攤照顧小孩的責任,女主管是自己努力所以表現出色,跟性別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