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文中,有個詞叫「イケメン」(ikemen),是「帥哥」的意思。最近幾年有個新詞,叫「イクメン」(ikumen),雖然兩個詞寫起來、唸起來都很像,但意思卻完全不同。究竟什麼是「ikumen」?

如果你有留意日本的報紙、雜誌、甚至漫畫,可能已經注意到ikumen這個新詞。他們是一群面帶微笑的男人,可能在早餐桌上跟小孩玩劍擊遊戲,或者帶孩子騎腳踏車去公園。他們衣著講究,甚至跟孩子穿親子裝。他們富有愛心,喜歡烹飪或做家務。 

他們就是ikumen。雖然他們也是帥哥,但跟傳統意義上的帥哥不同。Ikumen包含ikuji(育兒)的字首,意思就是「育兒帥爸」,或者可以說是「新好爸爸」。「育兒帥爸」跟日本傳統的努力工作、很少在家的父親形象大異其趣。這個詞是日本廣告商在21世紀初創造的,201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為了提升職場性別平等,開始了一個「國家育兒帥爸計畫」,鼓勵男性請育嬰假、跟妻子一起分攤育兒責任。 

「育兒帥爸」的概念很快便流行起來,現在已經成為日本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但BBC等外媒質疑這個潮流是否代表日本的性別平等真有進步,或只是一種表面上態度的轉變,女人仍然肩負大部分的育兒責任? 

過去,日本父親的傳統角色就是賺錢養家。這些「職人」忠於公司,以超長的工時來換取自己的晉身之階,並保障家人的溫飽。人類學家漢娜·瓦薩洛就曾在《日本酷男》(暫譯,Cool Japanese Man)一書中寫道:「日本人認為對工作的堅定承諾是男子氣概的象徵」。

世界上很多社會都有這樣的父親形象,但日本尤甚。根據統計,1980年代日本父親每天平均與孩子互動的時間不到40分鐘,通常就是吃晚餐的時間。研究指出,很多日本男人別說是幫孩子穿衣服,連孩子的衣服放在哪裡都不知道。父親的形象是極端權威的,因此有句日本諺語用「地震、雷、火災、父親」來形容「可怕的東西」。

不用說,這種態度對女性影響很大。女性產後繼續在職場工作加倍困難,使有事業心的女性對婚姻卻步。結果日本女人愈來愈晚婚,或者根本不婚,1980年代日本生育率降至谷底,兒少自殺率卻上升,專家指出這是由於孩子缺乏雙親共同的支持。 

警訊發生,但改變來得很慢。比方說,2002年,只有0.3%的日本男性休育嬰假,分攤育兒責任。2008之後的民調顯示,有1/3父親希望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但憂慮來自上司及同事的眼光。 

日本政府的「育兒帥爸計畫」正符合新一代新好父親的需求,創造了「男人也能積極參與育兒」的社會觀感,也在職場產生風潮。政府並印發「工作與生活平衡手冊」給新手爸爸,鼓勵休育嬰假。政府文宣將「育兒帥爸」描繪成英雄形象,強調育兒的男人有氣概又性感。 

改變雖然緩慢,但非常確實。自從推動「育兒帥爸計畫」後,休育嬰假的男性從2012年的1.9%提升到2017年的7%。瓦薩洛說:「對於『育兒帥爸』現象,我覺得非常樂觀。」

新聞全文:https://goo.gl/puD72p(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