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立法禁止「女陰殘割」(FGM),這種傳統需割除女童因不,造成無數女性染病或死亡。
蘇丹近日迎來女性權益的重大里程碑,立法禁止「女陰殘割」習俗,不准再以割除或縫合陰部的方式對待女童,各國組織樂見此法幫助保護更多女性,但也強調傳統觀念絕不是一條法律朝夕就能改變。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成立僅一年的蘇丹過渡政府上週通過立法,將禁止千年傳統「女性陰部殘割」(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施行這種「手術」的人將被處以3年徒刑或罰金。

「對蘇丹和這個新政府來說,這都是跨出極大的一步,」反FGM國際組織「5號基金會」(Five Foundation)代表尼姆科(Nimco Ali)說:「如果不重視女孩和女人,非洲就無法興盛起來。這個政府不是沒牙的老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 Children’s Fund)駐喀土穆發言人薩爾瑪(said Salma Ismail)則說:「這項法律可以保護女孩不受野蠻的行為傷害,讓她們活得更有尊嚴。至於不想為女兒實行切割但又覺得沒有其他選擇的母親,這條法律也能幫著她們說『不』。 

數千年傳統殘害女性
FGM又被稱為女性割禮,是一種最遠可追溯至古埃及時代的傳統,在女童進入青春期時以利器割除其陰部,包括割掉陰蒂、大小陰唇,並將陰唇縫合至只剩一個小洞等。FGM的源由和目的依不同文化有不同解釋,但多數是為了抑制女性性快感、強迫少女守貞。儘管不少當地女性認為這是貞潔的象徵,整體仍不脫性壓迫本質。聯合國曾估算,蘇丹至少9成女性都經歷過這種非人痛苦。

女陰殘割(FGM,女性割禮)前後示意圖。

在非洲許多鄉村地區,FGM「手術」往往由一般婦女進行,女童無法接受麻醉,只由其他大人強行押住,用來切割的也是普通刀具、刀片等簡陋工具。由於過程經常缺乏消毒和照護,容易引發感染、敗血症甚至死亡,女童長大後也較常罹患婦科與泌尿疾病,性交、生產時的疼痛和撕裂傷比率遠高於一般人,與具有衛生功能的男性割禮(circumcision)完全不同。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 Population Fund)統計,FGM至少存在於非洲27國,最常出現在蘇丹、埃及、衣索比亞、肯亞、布尼納法索、奈及利亞、吉布地和塞內加爾,中東與亞洲部分國家也有此傳統。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全球至少有2億女性和女童接受過FGM,並不限於特定宗教或地區,但往往與族群有較大關係,例如在伊拉克施行FGM的社群多數為庫德人。

此外,支持FGM的人士移居至他國之後,有些人仍堅持對女兒施行傳統,所以近年歐洲與美國不乏有這類人士捲入司法與人權訴訟之例。

傳統不會因法律而消失
立法的消息振奮人心,但主張廢除FGM的女權團體認為,這種傳統不會因為一條法律就消失,許多地區看待FGM的方式已經融入宗教信仰和婚家價值觀,很多女性也支持這種做法,蘇丹社會普遍仍深信女童必須經過殘割「才嫁得出去」,民眾可能互相掩護。

國際組織「現在就平等」(Equality Now)非洲區主任費伊札(Faiza Mohamed)說,「這條法律可以幫助減少FGM,但在執法上會面臨挑戰,因為贊成FGM的人不會去通報或阻止相關案件。」

《紐時》指出,埃及也在2008年立法禁止FGM,又在2016年修法,施行FGM的醫生和家長可能被處以最高7年徒刑;如果女童因此死亡,犯罪人最重可能吃上15年牢飯。

但就在今年2月,才有一位12歲的埃及女孩因為接受無麻醉FGM,死在私人醫生的手術台上。 聯合國估計,15歲至49歲的埃及女性當中,約有7成以上曾接受殘割,多數都是在12歲以前進行。

「FGM不只傷害了每一位女童的人權,更對女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後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蘇丹代表阿布杜拉(Abdullah Fadil)說,「所以政府和社會應該立即行動,終結這項傳統。」

新聞全文:https://reurl.cc/xZpzrz(另開視窗)

UNICEF welcomes the landmark move by the transitional government to criminalize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cutting (FGM/C) in Sudan.


The amendment to the Criminal Law Article 141 was endorsed by both the Sovereign and Ministerial Councils on 22 April. All amendments proposed by National Council for Child Welfare (NCCW) in line with UNICEF vision to promote child rights were also endorsed.

This comes following years of persistent and forceful advocacy by all stake holders; the NCCW, women and child advocates, donors including UK aid and the Swedish government, UN agencies,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organizations,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members, especially those who came together and publicly declared to join the ‘Saleema’ movement.

UNICEF:https://reurl.cc/9E6gkv(pop in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