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來自何處,從小你很容易就會聽到人家說男生就該外出闖蕩、勇敢冒險,而女生則是應該待在家裡、不要追趕跑跳;所有的人幾乎是以警告的方式,處處要求女性不該在任何關係裡採取主動,因此當女孩10歲大左右,就會認同「外貌是自己的武器」這樣的價值觀。

 

《科學》雜誌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孩子5歲時對性別還沒有任何偏見。但若詢問6、7歲的孩子,他們會普遍認同「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學校裡女生比男生成績好」。研究指出,這樣的認知,可能會讓女性長大後在職涯上降低了企圖心。

 

最近《時代雜誌》也披露了一份長達6年的研究報告,訪問來自15個國家、共450位10至14歲孩童和他們家長,報告結果顯示。不論孩子的社經背景與性別為何,人們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幾乎全都在10歲左右成形。

 

性別偏見,對女孩影響尤其大

 

「我們發現,無論是傳統保守或是自由開放的家庭,對於『女生本該嬌弱溫柔,男性就該獨立堅強』的迷思,都將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內化成孩子的一部分,」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羅伯特‧布朗姆(Robert Blum)教授說道。

 

無論這樣的印象來自於家長對子女的保護或期望,其實並沒有對錯,但問題是,對不同性別間的偏見,就很有可能出現負面結果,對女性尤其是如此。因為,當整體社會都揮舞著「保護」女性的大旗,而從小就對女性處處設限,殊不知到最後就會演變成:女性只能依附他人而活,不該挑戰、不該冒險、更不該決定自己的人生。

 

近期一份研究報告更指出,當男女在步入青春期以後,男性的視野將逐步擴大,但女性的世界卻是逐步縮小,此份報告研究範圍涵蓋全球五大洲、所有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等地的孩童,這也間接點出了問題不只是存在單一區域內的種族、宗教或是文化範圍內,而是世界各地廣泛存在的一種既有現象。

 

性別平等教育該更早開始

 

事實上,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員認為,打破性別不平等的課程,教育對象年齡應從現在的15歲往下修,讓孩子在還沒踏入青春期之前,就該思考為什麼男生或女生就非得表現出既定樣貌、或是從事某些行為以及學習如何保障自我權益。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研究人員,以及公共部門的克里斯汀·馬里(Kristin Mmari)副教授說:「根植於性別角色所延伸出的表現,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因,像是在印度的新德里,女孩幾乎不可能公開談論自己的身材樣貌,彷彿只要一談到,就是大逆不道;而住在美國巴爾的摩的女孩則告訴我們,身體就是他們最強大的資產,除了要秀色可餐,但又要注意不能讓人想入非非」。

 

詳情請見: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962(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