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附圖

主計總處統計,2016年女性經濟戶長再創新高,衝破250萬大關,即便是家庭年收入超過200萬元的高薪族群,女性擔任經濟戶長比率仍有二成上下。

經濟戶長是指戶內成員中,收入最多且負責維持家庭主要生計者。台灣社會早期「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盛行,家庭經濟重擔多由男性一肩扛起,但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升、經濟自主能力增強,兩性壽命差距也持續拉大,女性擔任經濟戶長的家庭近幾年明顯增加。

主計總處統計,2016年男性為經濟戶長的家庭達594.6萬戶、約占七成,女性經濟戶長則達251.3萬戶,續創新高,且較上年多了6.7萬戶。

儘管從平均薪資看,男性薪資還是高於女性,但從家庭平均所得的五等分位組觀察,2016年各所得組女性經濟戶長比重已比十年前明顯增加,最低所得組的女性經濟戶長比重已達四成六,最高所得組也有二成一,相較十年前增加7個百分點。

細看2016年不同家庭年收入的經濟戶長性別,雖然高收入家庭經濟戶長還是以男性占多數,但年收百萬的家庭,全台有將近三成由女性擔任經濟戶長、約達14.5萬戶。

若再提高標準,家庭年收200萬~229萬元、230萬~269萬元,分別也都有約二成經濟戶長是女性,直至所得總額最高組別350萬元以上,女性經濟戶長都還占了一成八、約2.9萬戶。

主計總處官員也指出,2016年女性經濟戶長在各所得組比重雖仍以最低所得組最高、超過三成,但十年來比重已經減少3個百分點,並往較高所得組遞移。

不過,主計總處官員點出另一個關於兩性經濟戶長的現象,愈高年齡層、女性擔任經濟戶長的數量漸增;主因是女性平均餘命高於男性,使得愈高年齡層的家庭,即便原本經濟戶長是男性,因為女性平均壽命較男性長,若男性先過世,經濟戶長就會轉為女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