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者表示,定義布農族似乎用「雙性社會」會更加精確。
論者表示,定義布農族似乎用「雙性社會」會更加精確。

在台灣,原住民族分為父系氏族社會和母系氏族。例如:以父系社會為主的有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等,母系社會為主的則為阿美族、卑南族等。

一、布農族平權(等)的族群意識:
從文獻資料和部落耆老訪談所得到的資訊了解,傳統的布農族不強調社會階級,以現在的語言來說為「平權(等)」。而從家族、姓氏、土地等層面來看,其族群意識之型塑,也造就布農族有別於其他部落族群的獨特文化。

二、性別角色和分工:
布農族聚落分布在中央山脈兩側,是原住民族中居住最高的。對布農族來說,日常生活的獲得與土地是共生且重要的,舉凡農耕、狩獵、居住等,一直到凝聚力等都是。
布農族男人主要以狩獵、守護家園、照顧小孩為主,而布農族女人則以農耕與織布還有家務等。看似與一般父權體制下的性別角色與分工沒有什麼區別,但在更細膩的文化脈絡下看「女人」跟農耕、「男人」跟照顧小孩,在清水部落的布農族來說,是打破傳統性別刻版印象的。

三、從女性主義視角(feminism)看布農族女性:
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追求性別平權的消除性別定型觀念,為婦女創造與男子平等的機會等。從女性主義的視角來看平權的布農族人,是一個很特別的觀察與領受。例如來說,傳統布農族以男性為主的狩獵文化與獵人角色,也跟著與時俱進有女性獵人的出現,再再翻轉我們的性別觀。
布農族雖定義為父系社會,不過透過文獻與作者的觀察發現似乎用「雙性社會」來定義會更加精確。願多元族群組成的台灣在性別平等有所推進,鬆動主流父權體制,讓台灣多元族群女性可以得到本來就有的平等與尊重。


文章全文:https://reurl.cc/m9eo1M(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