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為床,以天為被,巡山員不只巡山,溪流裡的魚類調查也是日常。

工作包山又包海,這份職業卻使我至今都充滿動力與熱情。

負重二十公斤與循環檔機車
大學畢業於森林系的我,從事「森林護管員」的工作已經七年。在早期,大家習稱為「巡山員」,這是一般民眾比較熟悉的名稱。想要當森林護管員,得通過兩項基本考試:一是負重二十公斤,在九分半鐘內跑或走完一千公尺;二是要會騎乘循環檔機車,如果只是會騎一般摩托車是不行的,只有循環檔機車才能克服山林野地的多變地勢。除了這兩項基本必備的體能與技能,自身還須備有山林相關知識,不僅僅是森林樹木,對於野生動物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巡山員的一天從「打卡」開始
巡山員的一天,就從巡視山林開始。騎上循環檔機車深入山林,踏查所負責的山林範圍,我負責的山林腹地共廣達二千九百公頃,相當於一百個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到了負責的轄區範圍,就需要在設立於轄區內的「卡箱」中「投卡」:在卡箱中找到與巡山員帶著的「正卡」號碼相同的「副卡」,將「正卡」投入卡箱中,並將「副卡」帶回工作站,代表巡山員已經巡視過該地。這是從以前就留下來的工作制度──有點類似於現今大家熟悉的臉書打卡吧?
巡視的重點在於留心是否有盜伐、濫墾、占用的狀況,並且防範森林火災,有時候也要做珍貴樹木的調查及巡查,若有崩塌地也需要即時回報給工作站,若碰到檔車騎不過去的地方,就徒步前往。此外,我每天還要巡視山中共育有十八萬棵樹苗的苗圃;苗圃培育的樹苗負有復育山林、造林的重大責任,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角色,因此得做好育苗撫育及嚴防病蟲害。巡山員須大致了解各種不同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讓珍貴的樹苗能順利生長直至出栽。巡視往往會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有時早上入山林,回到工作站時夕陽已經映紅了整座山;但對我來說,巡視山林看似辛苦,卻是能讓我放鬆而享受的時刻。

深山特遣:沒有帳篷,只有藍白塑膠布
作為巡山員,每年還會有偏遠巡視及深山特遣工作,每次為期三到五天,準備好糧食、水、各種工具,與工作站的五、六位成員們一同深入山林探查。在這段期間,是我們與山林最親近的時刻,我們必須找到水源來決定紮營地,晚間便烹煮簡單的晚餐,除了背上山的各種食物如肉類、白米、麵包等,有時會現場採摘野生植物,有一次便採摘稀子蕨的果實入菜。夜晚來臨,就將一大塊藍白塑膠布鋪在地上,並以另一片塑膠布簡單遮蓋上方,隊員們就這樣鑽入睡袋中,聽著溪流潺潺入眠。山中的夏季,溫度還不至於太過冷冽;然而冬季就不同了,往往只有五度左右,過夜便是一大考驗。
山林裡的氣候變化多端,不是每一個夜晚都如此平靜──某一次深山特遣,颱風入境速度比預測中的快,因此緊急提前收隊撤回。也曾在豪雨的夜晚,被特別響亮的溪水聲吵醒,一伸腿才發現溪水已經漲至腳邊,隊員們趕緊收拾好物品,在溪邊枕戈待旦,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一夜未眠。巡山員的工作面臨一定的風險,有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這或許是一般民眾所意想不到的。

不只保護山林,還要追及野生動物的足跡
山林裡不乏給巡山員的挑戰,例如工作站的同事曾經遇過虎頭蜂,又或是我自己也曾遇過胡蜂攻擊,被螫咬的疼痛至今仍記憶猶新;或是山林裡常見的咬人貓以及各種蛇類;為此,巡山員也要懂得如何避免自然中的危險,例如不要誤闖蜂區,若看到巡邏蜂或聽到那有如直升機聲響的虎頭蜂,就要即時走避,避免招來致命的螫咬。
然而,山林裡也總是不缺各種友善的動物身影。我目前所在的烏來工作站,不時會聽聞竹雞的叫聲,常見到山羌的足跡,有時還有山羊。因此,野生動物的監測也是巡山員的工作之一,包括溪流裡的動物──在我巡山員的經歷中,熊空溪與蚋仔溪的魚類調查也曾是日常。
巡山員的工作內容可以說包山包海,作為一名女性巡山員,自進入林務局工作後,因為與也是長期任職巡山員的夥伴們一起努力,團隊的凝聚力使我至今對這份工作充滿動力與熱情,也與這片山林有了深厚的感情,印象中似乎不曾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難以割捨山林的日日相伴,這份職業我會持續到退休的那一天吧。

 

原文:https://udn.com/news/story/12663/4764396(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