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歧視有分許多種,其中最常發生的便是性別歧視,現今職場的歧視往往不會直接明白的顯現,而是以不容易自我察覺的「微歧視」的形式存在,這些種種的不經意、不小心就構成了不友善的職場工作環境。

職場性別平權一直是台灣社會廣泛討論的議題,政府近年來也透過修訂《性別工作平等法》和《就業服務法》等法律來避免職場歧視發生。然而,根據《yes123求職網》的最新調查指出,有66%的女性勞工曾經歷職場歧視,其中更有近70%遭遇與男性同事同工不同酬的情況。
這些數據都顯示,即使是高度提倡性別平權的台灣社會,在職場上達到實質平等仍有進步空間。不過,你知道職場上的性別歧視其實可以分成很多不同類型嗎?而日常生活如果遇到職場歧視,你有什麼能夠自保或是求助的管道呢?

什麼是職場歧視?
職場歧視(workplace discrimination)指的是員工或潛在員工(prospective employee)在職場上基於種族、性別、性向(sex(ual) orientation)、年齡、殘疾等原因而遭到歧視,進而形成差別待遇的狀況。
有別於過往帶有強烈攻擊意味的直接歧視,現今職場歧視的型態多半是不容易自我察覺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為歧視源自長期累積的先入為主刻板印象(stereotype),逐漸形成對特定族群的偏見(bias/prejudice),使得人們日常行為、言談(discourse)受到這些印象的影響,不經意地演變成職場歧視。
而在所有職場歧視種類檔中,最容易發生的莫過於性別歧視了。性別歧視顧名思義就是基於「性別」相關緣由而遭受不平等待遇的現象,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女性在孕期(pregnancy)前、後可能遭受到的懷孕歧視、由於部屬結婚或育兒而產生的婚育歧視,以及性傾向與他人相異所導致的性傾向歧視。
舉例而言,要求員工同意一旦結婚、懷孕(pregnant),就必須自動離職的單身、禁孕條款,或是以特定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作為解僱或不予錄取的理由,都是屬於職場性別歧視的範疇。

性別歧視在職場上最常以下列三種形式出現:
薪資不平等 / 性別工資差異 Pay inequality / Gender pay gap
薪資不平等的定義是「雇主在薪資給付上,基於特定原因出現差別待遇」,而這通常是源自於性別或性傾向的差異。台灣社會因為受到傳統父權觀念影響,所以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已經存在許久。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顯示,雖然國內兩性的平均時薪差距從2010年開始提倡性別平等後逐漸下降,但 2022年女性平均時薪仍和男性有57元的差距,也就是說女性必須額外工作58天才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報酬。

擁抱多元性別,創造友善職場
隨著社會趨向多元化(diversified),現今性別分類不再侷限於生理男性或女性,「多元性別」的概念逐漸為人所接受,形成大家現在熟知的LGBTQ族群。然而,這類群體卻因為他們的獨特性,經常在職場上遇到各種不公平待遇,許多人甚至必須承受同事的歧視言語或異樣眼光(peculiar looks)。
為了遏止這樣的問題持續發生,台灣近年開始推動「性別友善職場」的計畫,透過相關政策來提倡職場平等的觀念,讓LGBTQ族群在工作時能夠安心融入團隊、充分展現自我。若身邊有LGBTQ族群的同事,我們也應該要充分展現包容心(inclusiveness),並積極給予支持並適度提供協助,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職場上對多元性別的尊重,達到平等狀態。
雖然職場歧視的防治觀念在多年努力下,已經獲得社會普遍的高度重視,也逐漸建立讓受害者尋求法律協助的申訴管道,但要完全根除深植於各產業的傳統職場文化和不平等待遇,我們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看完今天VoiceTube對職場歧視及相關知識的介紹後,未來無論是自己或同事遇到類似事件,都務必挺身而出,讓我們一起創造戰勝偏見、友善的職場文化,勇敢向職場歧視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