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階段,我們都須面臨各式各樣的選擇,小至中午點餐、大至學校工作買車買房;而對於高中生來說,「要唸文組還是理組,這是個問題。」

文理科性別分佈,20 年來有變化嗎?
說到分組,許多人直覺就能說出「文組女生多、理組男生多」這樣的現象,不過,2、30 年前是這樣,難道提倡性別平等的現在,仍是如此嗎?
答案或許讓人驚訝:是的,這 20年來沒什麼大變化。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6年的資料,在台灣,約有三分之二的男生在大學時期選擇就讀理工相關科系,女生僅占三分之一,而大學的科系選擇又與高中分組息息相關,因性別而區分學習內容的現象,早從高中便已顯現。

女生讀文組,是因為數學能力差?
近年來,國內大學理工科系的女性比例並沒有顯著上升。
「我們向來會喜歡這樣的資料,因為當它涵蓋的時間比較長,又有過往的一些歷史資料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可以觀察到的點更多,可以做出的推論也許會更精準。」
郭祐誠透過EPS,一一分析去性別、學生數學能力,以及家庭背景對於選組的影響。結果發現:學生們國一的數學成績會影響高中時的選組。平均而言,只要成績提高一個標準差,那這個學生選擇自然組的機會將增加15%至19%。
當大家都具備相同數學能力時,女同學卻比男同學更不傾向選擇理組。(圖/Pixabay)
不過,數學能力的影響對於男女卻不太相同。用四分位數去區分大家國一時的數學成績後,在成績最低的一組中,女生選擇自然組的機率比男生少 24%;但在成績最高的一組中,女生未來選擇自然組的機率相較於男生,竟少了42%。

從國中同學看未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過去,國外也曾有相關的討論,認為純男校或純女校中,較不易產生對於學科的性別刻板印象。畢竟同儕與自己是一樣的性別,「我是女生所以數理差」這樣的理由似乎不太適用,因此,若是想要鼓勵女性投入STEM領域,可以推動單性別教育。
像是希拉蕊.克林頓(Hilary Clinton)便曾通過立法大力支持單性別教育成立。也有些反對的聲音認為,這樣的性別隔離教育可能產生一些別的問題,像是加強性別刻板印象等等。
國中時期班級的性別比例,的確會影響科系選擇,但對兩性的影響並不相同。
對於男性來說,如果身處在女生較多的班級時,會降低他們選擇性別主流科系的機率,也就是說,他們比較有可能會選擇人文科系。但在另一方面,女生選科系時,較不易受班上性別比例影響。
他還分享了另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對於女生來說,「補習」與「選擇自然組」之間,存在負相關。相較於沒有補過習的女生,曾經補習過的女學生較不傾向念自然組。而在男生身上,兩者的關連則不明顯。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男生開始選擇非性別主流科系,或許便是由於國中班級的性別分佈漸趨平均的關係。只是,如果想要突破目前的刻板狀態,光是調整學習環境的性別比例,似乎也難以讓更多女性投入STEM領域。

 

文章全文:https://reurl.cc/yEqQ4q(另開視窗)